܄

魔方大数据之“Building”+大数据:感受房产大数据领域的头脑风暴

【数据猿导读】 在魔方大数据之“Building”+大数据的圆桌讨论环节中,脉策数据的汤舸先生、个房CTO叶文先生、房价网的张总就房产大数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也给在座的创业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魔方大数据之“Building”+大数据:感受房产大数据领域的头脑风暴

12月1日,数据猿携手上海大数据联盟在上海举办了《魔方大数据12:行业应用系列论坛之年度论坛:“Building”+大数据》。活动中,邀请了房地产+大数据相关产业内大咖领袖,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趋势。

与会分享嘉宾有:

ZMENG众盟商业运营VP 曾丽芳

房价网CEO 张效海

新城控股CEO 罗艳兵

上海链家研究院院长 陈泽帅

上海脉策数据 汤舸 

个房CTO 叶文

微瑞思创联合创始人兼CTO 周像金

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宝明


-视频版-

-文字版-


以下内容为数据猿编辑整理发布:

【主持人牟蕾】:我们有请上海脉策数据的汤舸先生、个房CTO叶文先生、房价网张总。汤总和叶总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汤舸】:大家下午好!我叫汤舸,来自脉策数据,我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城市数据团,主要做跟城市有关的大数据工作,给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大数据相关的服务,包括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库等一系列工作。

【叶文】:各位好!我是个房的叶文。我们主要服务于开发商,为其在前期定位、营销以及后期推广,甚至最后的销售环节提供大数据支持,给开发商提供大数据方面的研发和服务。

【张效海】:我刚刚已经上过场了,不同的是我把外套脱了,穿了一个马甲,这是唯一区别。

【主持人牟蕾】:今天主题是“Building+”大数据。当前很热的话题是智慧产业,会涉及到很多业态,今天到场嘉宾的分享不完全是从房产角度来说的。下面也请三位就这个主题,说一说现在技术的变化、行业跨界的变化,智慧产业在“Building+”大数据的主题下怎么理解新型的商业模式?

大数据对于房地产真正有价值的是在营销阶段对数据的研究和分析

【张效海】:实际上这个话题是我们一直要面对的,我一直说我们这家公司是一个跨界公司,老早跨了互联网,后面大数据出来,虽然不敢号称自己是大数据公司,但确实我们在做大数据。然后我们又做房产数据,服务金融行业,感觉有点儿四不像,但确实是在跨界。另外我们和一些传统行业有比较深的交集,包括我刚刚说的评估公司、房产行业,还有金融行业。

我们做的虽然都非常基础,但发现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金融是我们的第一个切入点,但因为我们又和所有地理位置的信息有关,后面可能跟营销这些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结合,用来解决商业上面临的一些问题。大数据和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提高效率的过程,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件事情,我也蛮赞同的。我们认识一个投资人,他觉得做一家公司,如何认定这家公司是有价值的?要么做同样的事情,成本比人家低很多,你创造的价值可以分一部分;要么用同样的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有增值的,只要有这个增值,你也可以创造自己应该得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非常明确的道理,只要你的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都是有价值的,不管在什么行业。

【叶文】:和张总不同,个房是只针对房地产行业做大数据研究的企业。其实我个人觉得,大数据在房地产当中的发展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是相对滞后的,包括快销品在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使用方面都是超前于房地产行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受制于数据技术方面的一些原因。之前我觉得用大数据对房地产做研究来讲,数据颗粒度不够细。特别对房产来说,一个项目,比如正常的盘五百到七百套房子,我需要了解的客户也就两三千人,如果放大到前期定位阶段,目标客群,整个区域板块甚至跨板块,其实研究的人的总量并不是特别多,但颗粒度要求非常细。特别对于线下行为的连续性,并不是只知道他住在哪里、工作在哪里就对我们定位和营销有帮助。专业的房产人自己都知道,拿一块地八九不离十可以预测到我的潜在客户可能住在什么区域,可能工作地在哪些地方,但不知道这些客户日常线下的消费地会去哪些地方。

打一个比方,前段时间万科做产品合伙人的计划中,就在想是不是需要在这个项目中设定一个泳池,这样会觉得整个项目品质感得到了提升。但实际上,虽然品质感提升了,但对应的房价,包括未来的物业运营费都会有所增加,这时候就需要了解潜在客群是不是一定需要这个泳池,我们就可以按照现在的技术来分析目标客群可能在一年当中到底会去几次游泳池、游泳馆。如果一年当中才去一到两次,好比平时我们说要去健身,办健身卡,结果三个月也不去健身一次。这个线下行为的数据分析,对前期产品定位也好,社区配套的研发也好,我觉得是有一些帮助的。

营销阶段,再到后期广告触达,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到最后都是在卖广告,对于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这一块并没有太多的内容。我觉得数据对于房地产真正有价值的在前面定位和营销阶段的数据分析、人群的研究阶段,当然这个阶段对于数据的连续性以及饱和度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一旦数据的质量符合要求,我觉得数据在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应用,一定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的。

【主持人牟蕾】:个房在拥有自己的数据前提下,是怎么跟踪效果的?

【叶文】:这个问题由两个方面组成,数据研究角度,主要在前一个阶段。定位和营销,这个阶段和最后的销售不挂钩。后面销售闭环的环节中,涉及到:一是广告类的触达;二是案场来访量。

首先,广告端的触达能否形成客户的一定来访,我认为这不应该作为一个统计项来解决,因为房产的购买决策与快销品的购买决策不一样。快消品的话,比如今天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或一个有意思的广告,这个商品只要五块钱,点开链接,马上可以下单去买。没有人会这样买房,你获取无数信息,看到一个户外广告,看到一个整版广告,手机上面也收到一条短信,可能这么多的信息都给到你的时候,你也不一定去关注它们,倒是有一天你身边的朋友、同事说今天买了这个项目,还不错,你不是也在买房吗?要不要去看一看?这时候可能对我的打动效果,影响会更大一些。

因为房产毕竟是一个大宗商品的交易,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你不能够以一点触达形式来考核,如果仅以这种触达形式考核,我觉得效果一定是不好的。但我们如何考核最终触达是不是有效,触达到的这些人是不是我们要的这些人,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而不是你一定得考核最终的到访量。

房产应先实现信息化,再谈大数据

【汤舸】:我们团队从2014年开始为房地产行业服务,当时是为万科服务的,包括帮万科在上海的整体战略布局做分析。因为当时万科正在考虑到底以市中心为主的战略还是郊区为主的战略,刚需为主的战略还是高端为主的战略,这时我们就用自己的城市数据库,人口、经济等等一系列相关的东西帮它做战略分析,这是2014年的事情。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接触了很多不同的开发商,跟罗总之前都聊过,在座各位很多是熟悉的面孔。我有一个观点放在今天说不太合适, 90%的房地产企业是不需要大数据的,最起码现在不需要,有可能未来有99%的房产都不需要大数据。为什么呢?刚才叶总说得非常好,房地产连信息化都没有做完,还做什么大数据呢?

我先问一个问题,有没有人知道上海的房子均价是多少?负责任的说,现在没有人知道上海此时此刻房产的均价是多少,因为所有的市场都是割裂的,我们的数据来源是什么?一手房数据来源于房地产交易中心,二手房有各种各样的渠道,链家有21%的占有率。没错,这是我们的数据,我们知道了成交、供应,那么交易呢?交易的价格从哪来?张总这边用技术帮我们解决了房价的问题。但整个市场是割裂的,没有人掌握这个世界上的真相,所有房地产企业做的事情、数据分析都以为自己在网上扒一点数据,做一点简单的统计就完了,其实还差很多。

我特别佩服像罗总这样的,先把信息化做好。房地产企业首先就是要把信息化做好,让所有的数据变成自己的数据,之后再谈大数据,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大数据可用。现在都在用什么大数据呢?我从营销、分销的人那里买了一批电话号码,精准打电话,这不就是以前的东西吗?没什么变化。所以我从2014年到现在,是很失望的。为什么?房地产行业的更新速度没有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大数据行业从2014年到现在,数据库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开源技术已经更新无数次了,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用到房地产里面,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开放,尤其是叶总所说的,颗粒度太低,我们房产交易是低频的,750万套房子,只有50万套房子是交易的,我们只要把数据搞清楚就行了。

大数据面前,房地产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人”

与此同时,用数据改变某一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这些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这是我特别想说的。房地产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从业者不信仰数据、也不信赖数据,信赖的是自己的直觉经验。看看房地产行业位高权重的是营销总,他们是不看数据的,从一线摸爬滚打,凭借市场上的无限经验搞出来的,让他信仰数据,不可能,这跟他的职业发展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房地产行业中 “人”的问题不解决,我们是没有办法把数据置入到这个行业里面的。大家希望得到的是什么?简单粗暴的结果,给你一个名单,你帮我打电话,今天打一千个电话来三个人,明天打一千个电话来五个人,上升了千分之二,有什么关系,里面无数的猫腻儿、无数的坑。为什么我们不肯正视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步实现信息化建设,我们看到比较好的苗头,比如新城在做自己内部的整理,真正把企业的命运放在数据运营上,而不是经验运营、资本运营,当然资本运营很重要,但我觉得未来数据运营更重要。存量时代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做什么生意?存量生意、运营生意。在运营过程中,运营比销售更依赖数据,不能只依靠打打电话,我们需要知道城市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知道每一个地铁站早上来多少人,这些人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什么来这里,这里每天白天的人流多少,晚上去哪上班,我们需要知道更多这样的数据。但是这样的数据如何转化成我们的业务,这就是人的问题、专业度的问题。但是房产领域缺乏这样专业度的问题,这也是从2014年做到现在最痛心疾首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做了一些很无聊的事情,就是数据培训。因为我们觉得用数据改变一个行业,只是卖给他产品、服务,其实不够,你卖给他的产品,他不会用,让一线业务员用复杂的产品,不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把我们对数据的理解、分析、应用的基本知识,教给专业人员,使他和我们一起进入数据时代。

现在的数据分析人员有多少是学过统计学的,有多少知道样本偏差的问题,有多少知道我们采集的数据质量如何,装一个WIFI探针,有多少的触发率,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大家看一个报表觉得就可以决策了,实际上远远不是这样,这是我们在讨论任何盈利问题之前要回顾到底大数据能不能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价值的问题。我觉得暂时带来的价值非常有限,而且局限在少数有数据思想、数据能力的头部客户方面,大部分的企业我觉得是不需要大数据的,所以我们从来不跟他们打交道。

【主持人牟蕾】:汤总非常直言不讳,我觉得汤总今天是来吐槽的。我想问一下汤总,既然对90%的房地产企业都失望,那么咱们企业到底对未来寄予怎样的期望呢?

【汤舸】:因为房地产行业、开发行业,聚集度越来越高,也使得这个行业前卫的领袖企业专业度要越来越高。

我们觉得大数据在行业里面的应用,第一个是提高效率,在流程管理上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另外一件大数据能够做的事情是挖掘价值。挖掘价值是未来的盈利点,但挖掘价值真的有赖于人,而不是有赖于技术和方法。比如我们选择一块地,做什么业态的时候,无数的人有无数种看法,到底哪一种看法更好,我们需要把数据转化成这个人的判断,让他产生更多的价值。可能开发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这个结果不是通过数据直接可以量化转移的,必须通过数据服务了专业的人,然后这个人产生这个结果。所以大数据对房地产行业,我个人的观点,首先要服务人,服务具体的能够决策的,能够用数据思维探讨房地产问题的人,为他服务,才是有价值的。我认为为企业服务,当然也有价值,为头部企业服务有价值,但是对于我们90%的一百名以下的企业,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价值,我觉得“人”是非常关键的点。

【主持人牟蕾】:罗总,对汤总刚才的吐槽有什么补充的建议?

【罗艳兵】:我自己在2015年以前做内部建设,做得非常细,也评了很多奖。2016年1月份以后重心做大数据,第一个项目开始没有找到这么多专家,找到深圳的一个做了一次,当时所有的业务不知道该干什么,老板说给你一笔钱,最后问摸清楚家底了吗。他后来就问大数据怎么赚钱,能帮助销售吗?我一直在探索。最近也接触了很多,到年底的时候我直接把公司能够感兴趣的,原来访谈过的人拉到我信息中心,我说我要做大数据公司,一下子来了十多个,后来还加了二十个。我做的第一步,2017年就是跟你们接触,接轨,小线也好,大线也好,接上去,相信总有改变的一天。

【主持人牟蕾】:汤总的概念说我们是给寡头服务的。叶总和张总有没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叶文】:汤总的大多数观点我都赞同,但有一点我想说,可能表述的方式不一样,数据现阶段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房地产的一种模式,但至少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能力,是能够给房地产在各个环节中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助力的。可以在数据方面给开发商一些与原来自己凭经验做决策时不一样的东西,甚至在定位或者营销阶段给他更多的细分项。个房和其他大数据公司有一些不同,个房是做内容起家的,本身服务于房地产,从广告创意或者内容出发,所以我们结合大数据的过程当中会带上更多自己对于房地产内容方面的建议,应该算把传统行业和大数据行业综合起来了。

【主持人牟蕾】:叶总能否简单说一下个房在什么样的应用场景下面给谁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

【叶文】:打一个比方,也不概念化,因为概念化非常抽象。比如给一个项目做营销阶段分析的时候,首先这个项目有几方面的需求:第一客群在哪里,第二客群轨迹在哪里,第三客群画像大概是怎样的。基于这三点分析,我们为他提供了整个营销策略、线下渠道铺排以及案场形象包装的方向,三个数据分析导出三个结果方向,通过数据和内容的模式提供服务。由于时间关系,数据内容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维度太多,也不合适,私下可以找我详细谈。

【主持人牟蕾】:张总其实是给金融企业做服务的,但不论是金融还是房产,共通的一点就是经济当中属于比较传统的产业。您创业了十年,经历了从接受数据到现在能成熟的应用一些数据的过程,您有没有一些什么建议要给大家分享?

【张效海】:先说一下,首先我们是做房产大数据的,但客户不是房地产企业,这也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倒没有像汤总那样对房地产企业有那么多分析。多多少少,我们跟他们也有一些接触,包括有一些朋友也会跟我们讲,数据在房产企业里面也可以用,但我们自己觉得,房产企业可能不太适合目前的数据服务。现在房子不是很好卖吗,为什么需要我们帮他们卖房子呢?人家都买不到房子,不让买啊。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

【罗艳兵】:房地产布局是这样的,国家调控哪里,它会挤压另一部分。比如一二线是重点打压,我就从三四线跑量,然后把规模做下去,等国家打到那边,我们又跑回来了。你刚才讲的那个,永远有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且土拓、拿地、定价,这些都需要。

【张效海】:大数据在房地产上的应用未必就是营销,我也认识一个在房地产企业的朋友,听到我做的事情他就很兴奋,说他们规划一块地,决定要建什么房子的时候,就会进行分析,但本身他很不认同企业里面的分析能力。比如有一个地方,觉得白领比较多,他们设计房子、户型的时候就会考虑他们的需求。比如网络,软性的东西就会搞得比较好,因为经常要上网,会支持,我想这是常识了。再比如,上海这种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单价越来越高,所以他们的房子本身总面积现在设计得都会比较小,也就是说以前的,可能90平米,两房一厅的,但现在可能要设计成三房两厅了,同样的价格,家庭的人数还是有这个需求的,需要更多的房间,比如老人过来帮他带孩子,两室一厅就不够了,但是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房型的设计都在发生变化,我认为这些都跟数据有关,如果把这些数据采集起来,能帮房企做一些分析。

金融行业实际上也有这么一个过程,这跟市场有关。我们一开始跟银行说我们的数据怎么怎么有价值,银行是不认的。三年以前我们跟银行的风控相关部门说,我们可以帮你做风险管理。它说房产有什么风险啊,房价一直往上涨,这个风险不存在,我们就非常失望的回来了。国外这一行做得非常好,结果国内市场说不需要。我们当时做这个时候,并没有出现大数据概念,后面才出现。我们算运气比较好,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跟我们相关的市场,我认为发生了两个变化:

一个是房产市场,房价开始波动了,因为宏观经济或政府政策的原因,每个城市突然出现暴涨也有暴跌的,还出现很多“鬼城”。不瞒大家说,浙江温州房价从暴涨到暴跌,让银行损失非常严重。银行会认识到原来这个市场不会只涨不跌,一旦一个交易市场有波动,而且波动变成常态的话,数据分析就出现了价值。这是本身房产行业的变动。

第二是金融行业。原来银行没有什么竞争,或者是政府在打压民间资本。所以像互联网、支付宝这些第三方支付发展到现在,中间也是经历了蛮多坎坷。我觉得,至少目前我们的政府是非常开明的,把大数据当成了一个战略方向、战略重点,而且对新兴的金融手段还持包容、开放、探索的态度。而现在的这些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特别前两年的P2P,我觉得问题很大。

但像现在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些公司是实实在在的用大数据做金融服务的,而且势头发展迅猛,这对传统的银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最后迫使连银行也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原来这是不存在的,说明银行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跟他们谈大数据,不是我们教育他们,而是他们教育我们了,说我们大数据有怎么宏伟的规划。从金融行业大数据来讲,我认为房地产行业也是时间问题,迟早也会走到这一步。汤总说的是现在,我说的是未来,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汤舸】:补充一下,张总说的没错,为什么说只有10%的房地产行业需要大数据呢?是因为未来我相信在十年之内另外90%的房地产行业都会消失,这是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在未来100%的房地产行业是需要大数据的,只是今天不是这样而已。

【主持人牟蕾】:我总结一下张总的说法,技术的产生,当然是一个推动因素,让行业发生变化,但一定要采纳一些新的模式,产生新的因素来推动这个行业。从你们的角度,看到房地产或者建筑这这样的传统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让你们觉得科技可以进入到这些传统行业呢?

【叶文】:其实是这样的,大数据我们已经已经开展很多年了,不是突然进入房地产,并且希望把这个行业做深、做好、做透,尤其是数据的连续性、饱和度。地产人觉得无法给我提供实质有效帮助的前提下,我不做。到了现在整个数据规模以及数据印证的效果以及开发商使用的反馈效果来讲,已经达到了可以给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助力作用,我们决定深耕房地产这个行业。

【主持人牟蕾】:发生了哪些变化?

【叶文】:数据的颗粒度、细度、数据连续性和饱和度已经可以支撑单一项目在区域市场的研究了,其实很简单,只要这个数据够研究的层级,够细、够准、够连续、够饱和,就可以做研究。并不是科技水平发生了多大的变革,而是数据能力到达了给开发商做研究支撑的情况下。

【汤舸】:我补充一下,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另外一个变化也是房地产行业自己发生的变化,聚集度的变化、地价的两地分化,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问题,一二线城市地价飞涨问题,使得开发商或者房地产企业在拿地、投资等方面的谨慎度还有风险控制都提高了。风险控制提高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分析,这需要更多的数据维度做支撑。

靠纯资本推动,拿一块地就可以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拿一块地,一旦不好卖,就挂了,所以数据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特别一二线城市处于地价高起的情况下数据就更重要了。这也是为什么头部开发商需要大数据对他们做这样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变高了。而对于走量的开发商,他们对三四线城市的营销需求反而变强了,需要触达更多的人,当然这里面鱼龙混杂,倒卖个人信息电话号码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当时没有接触这些,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做这样的工作。长期来看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但是一二线城市的聚集度会越来越高,这跟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关系,大部分的商业性机会、地产机会聚集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对数据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城市的复杂度在攀升,过去的模式跑不太通了,大数据的确是应运而生的一个环节。

【主持人牟蕾】:总结来说房产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了,所以要精细化运营。

【汤舸】:老百姓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

【周像金】:刚才这几位更多偏住宅,我们偏商业多一点,商业的决策流程比住宅更长,新房在整个房产里面决策流程,整个链条是最短的,产品比较标准化,团队、业务流程比较标准化。二手房,有链家这种,也会尽力的打造一个相对标准的流程。到商业之后,你会发现可能在一手、二手,前期拿地、策划,项目开始做业态的规划,到每一层里面设计怎样动线,后面招商、运营、资产管理等等这是非常长的链条。这个链条在前几年住宅市场不太好的时候让大家火过一把,一帮人冲进去搞商业了,酒店式公寓是一种,有一堆开始做商场,这时候就导致为什么整个商业面积有点过剩。大家都知道商业的核心是地段,地段选好了就不愁没有人来,不愁卖不了东西。但是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大的集团,趋势都在放缓,每一个地段的运营里没有特别好的运营手段,因为去年大家都受到电商的冲击。但我们看到的数据现实,受到电商冲击的那些企业大多是不太进取的。

很多大的零售商,还有很多房地产集团,可能之前日子过得太好了,对未来就没有想得太远,在电商同质化竞争特别严重的时候没有提前做好调整,导致一些经营不善,就被淘汰了。但他们现在慢慢开始重视了。

接着汤总的,其实也是一个过程,头部打一个头阵,这块梳理一下,我们可能一开始先服务好这个头阵。但是商业上整个决策流程特别长,就导致做精细化运营,更加需要借助数据的帮助。

【汤舸】:再补充一下,商业这块我们自己做了一些尝试。这里有一个观点特别好,关于区位的问题。以前商业地产极度依赖区位,但是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区位问题变得复杂了。比如,五角场和七宝什么区位好,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以前我们知道淮海路区位好,五角场不行。但现在由于城市越来越复杂,使得我们对城市价值的判断越来越复杂,原来画一个圈的方式已经解决不了了,我们依赖更多的数据,消费数据也好、线下数据也好,线上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其实也都是这样。由于我们服务的产业、行业是Building,城市越来越复杂,我们工作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数据解决。

【主持人牟蕾】: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提一个今天在场大多数人共性的问题,无论是咱们吐槽半天的房地产也好、金融也好,大数据从2013年开始陆续的火起来,今天在座的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是在大数据这个领域里面掘金的。从创业角度看,大数据是一个风口,但同样我们也看到在大数据目前的环境里面大家活得比较辛苦,要不然也不会吐槽了,下面有请我们几位嘉宾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汤舸】:如果创业的话,我们现在最大的感受是怎么用数据给客户带来真正价值,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件事情。学术研究或者一般角度的研究可以得出各种成果,可以很容易的发表论文,但在商业世界里,我们服务的企业是复杂企业,里面的层级有无数层,决策者的头衔多到我认不出来,使得我们对怎么理解企业的价值,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从事大数据的创业,相信很多人都是技术出身的,如何从一个技术工作者变成一个为商业客户带来价值的人,我觉得这是个蛮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和更多伙伴一起去做、一起去理解商业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我们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在技术上面做出很多创新的团队,逐渐变成了我们希望能够用数据帮他们解决价值,哪怕很小的价值的一个团队,这是我们走过来的一个经验,最后创造价值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感受。

【叶文】:关于创业经验这块我谈不上,两位是长期的连续的创业人,我谈一下我为什么出来创业?之前在房产公司也有十多年的时间,对于房地产当时的现状,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整个流程太传统化了。当时想着我要出去,让自己变得更兴奋一些,至少我还很年轻,还是有一个试错的时间和成本,抱着这样的心态出来的。

【张效海】:刚刚提了两个关健词“创业”、“大数据”。创业,确实对我来讲,是十年以前了,回顾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总的来讲,我觉得创业这件事,能给大家的建议是坚持,做了十年,做到现在,确实是坚持。那怎么坚持呢?这个话可能大家都听得多了,做一件事情要坚持,但特别在创业或者你自己做一件事情,又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专注,另一个是坚持。我们一直在做房产数据,一开始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但一直在积累这些数据,我们相信数据最后会有价值。十年以前就预见到现在有一个大数据,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有远见,我没有什么远见,当时就是头脑发热冲进去做这个事情。坚持,就像挖井一样,一定要有这个决心,要有一点信仰,不能光想着今年一定要挣到钱,这样创业会比较难。我跟大家分享李小龙的一句话,我不怕对手会一千种拳,我怕对手一种拳练一千遍,这是我对专注的理解。

你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挣钱,会碰到很多问题,有时候你可能还会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候心态很重要,心态要乐观,否则走创业这条路可能会崩溃,得抑郁症什么的这个完全有可能。我觉得最好自己先做一个心理测试,是不是适合创业,是不是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说到大数据,我觉得大数据很热门,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跟大数据有关。我还是蛮欣赏罗总刚刚说的,要帮他解决问题,不要忽悠老半天最后都是在画像,最后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带去客户,也没有提有价值的建议,这是最可怕的。我最害怕的,你在为一种你自己想象的需求而努力。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你想要解决的那个需求,是客户的痛点,这是最重要的。努力,或者说你是不是快速。特别互联网出身的人更快速,你就要比人家快,还有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方向错了,速度越快,反而死得越快,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一件事情。你们只要帮助罗总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要帮他试图解决两个以上的问题。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些!

【主持人牟蕾】:台下可能也会有一些听众想跟我们嘉宾们交流一下,大家有没有问题?我想上海大数据联盟搭建这个场地还是希望各界在不同的链条上面有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因为大数据这个产业链条特别长,门槛也很高,我们嘉宾也说一说未来生态里面您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给我们的嘉宾一些商机。

【张效海】:我们是输出数据的,比如你的客户群体有大量的地址信息,希望知道你客户本身的经济能力,这都是我们可以做的,我们会输出这样的数据给你们,进入你们的业务流程,在这个方面可以是纯粹的数据输出方。因为我们积累了那么多,也做了很多工作,有这方面需求的都可以跟我们交流,做一些很深层次的合作,开发一些产品也没有问题,只要我们都觉得商机这个市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数据,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合作的,刚刚罗总也提到,数据不能完全关起门来自己弄,这样的数据价值不是很大。多维度的数据结合,发挥的价值一定是1+1大于2,特别是数据分析,多维度的关联分析尤其有价值。因为我们做房产大数据,跟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我们都有兴趣跟大家合作。

【叶文】:张总把我两个观点基本上都说出来了,虽然我们也是数据输出方和分析方,但我们对于数据,应该说是来者不拒,如果有更好、更多的数据,相信在应用环境上,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因为我们本身的数据更偏重于用户的线下数据,其实我觉得,包括张总这边的房价类型的数据,汤总这边城市方面的数据都是非常棒的数据,有机会也想跟二位在私下交流一下,包括其他的综合类型的数据,以及涉及到一些信用数据等等各方面。

【汤舸】:我这一块跟两位定位差不多,我们也是数据输出方,致力于数据的分析挖掘和产品化。其实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们最需要行业内的专家,特别需要房地产行业里面对数据感兴趣的,懂数据的这些专家,他们知道数据怎么解决一线的业务问题。我们就是苦于和房地产企业对话的时候对不起来,我们说的东西他们听不懂,他们要的东西我们做不到,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专家和我们一起把这个产品做好,所以我们为什么说房地产大数据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就是在于我们还没有把这些东西搞清楚,还没有把这些东西跑通。所以特别需要像罗总这样的专家告诉我们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能解决什么,来回碰撞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做这样的工作,但是现在没有敢往市场上面推标准化的数据产品,这时候需要不停地和客户、合作伙伴、专家分析挖掘哪些是可用的,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有这方面的专家,对各种问题的洞察比较敏锐的领导,非常欢迎来和我们交流,给我们提出一些意见,一起去做能够真正用数据改变房地产行业的事情。大概是这样,谢谢!

【主持人牟蕾】:看来联盟未来的事情还有很多。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也谢谢各位听众!今天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


没看过瘾?点击观看《魔方大数据12:行业应用系列论坛之年度论坛:“Building”+大数据

完整版视频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