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时代到琅琊榜,大数据告诉你网络文学怎样写最流行

【数据猿导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文学开始独霸荧幕,从致青春到何以笙箫默的问世,票房纪录不断刷新,影院里也刮起了一阵青春爱情风潮,这种几乎不在乎知识储备及文笔的文学作品究竟靠什么吸粉无数的呢

从小时代到琅琊榜,大数据告诉你网络文学怎样写最流行

近日,阿里文学宣布推出“光合计划”,打造以IP为核心的开放合作的IP衍生模式。记者发现,在IP的培育和衍生的各个环节中,大数据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天发布的一组大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比女性更热衷网络文学作品;18~28岁年龄段人群是网络文学阅读的中坚力量,占到53.73%;最受欢迎的作品题材是都市生活类,而非穿越奇幻;热门小说的作者日均收入500元以上的亦成为主力军。

用户年龄分布

用户性别分布

热门分类

TOP1000书籍状态占比

热门书籍日均收入分布

按字数收入分布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最近两年,《小时代》《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大量网络文学作品衍生影视剧大获成功,但这些作品多是五年至十年前就已成名的作品,新IP、新“大神”并未大量出现。

实际上,“光和计划”的中短作品曝光计划就是依据于阿里文学平台大数据所作出的创新。周运表示,在大家常规认知中网络文学作品越长越好。但从阿里文学平台大数据看到,因章节数量的堆积带来的高订阅收入并不代表高质量和高用户口碑。字数在100万~300万的中短篇作品其实更受读者欢迎。为此,阿里文学将拿出大量资金和资源力推1000部左右的优质原创中短篇网络小说。

业内专家认为,大数据将通过数据平台,快速地收集巨大的运营数据,然后反馈给作家,让他们知道哪些题材和情节是读者喜欢和需要的,提高创作效率,也有利于优质内容浮出水面。另外一方面,平台通过读者长期的阅读习惯、购物习惯、兴趣爱好等可以分析出可能适合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在长长的IP生态链中,大数据贯穿其中,无论是上游的创作,还是下游的阅读与衍生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同时,阿里文学也并非唯一一家利用大数据的内容平台。阅文集团、中文在线、中国移动等公司旗下诸多阅读平台,都已将大数据作为网络文学IP培育和衍生中的一张王牌。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