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为建筑工撑起保护伞
廖志慧 吴睿 张照龙 | 2016-07-18 16:46
【数据猿导读】 木工魏正林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干完一天活后,拿起工作卡在门禁上一刷,当天的工时、考勤、薪酬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昨日16时30分,木工魏正林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干完一天活后,拿起工作卡在门禁上一刷,当天的工时、考勤、薪酬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放在以前,这是无法想象的事。”魏正林感慨。
今年6月1日,住建部启动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试点。中建三局湖北科技馆新馆项目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之一。
劳务工人进场时,要将个人基本信息和职业资格认证、是否加入工会等情况录入系统。登录信息管理平台后,劳务工人的个人履历、技能等级、考勤、工资、用工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过去,劳务工人上工情况主要靠人工记载,结算工资时,工人们和劳务公司记录的偶尔会有不一致,由此产生劳务纠纷。“现在,通过该平台的实名制一卡通,工人上工情况一清二楚,为工资足额支付、月清月结撑起‘保护伞’。”项目党支部书记严晓红介绍。
录进去的数据就是工人一辈子的履历档案。“以后我们想再去找工作也方便了,只要平时工作认真,用人单位都能看得到。”48岁的泥瓦工高前进高兴地说。利用该平台,劳务工人还将获得更多的社会服务,包括招聘求职、法律援助、职业培训、个人信用等。目前管理信息平台已完成初步开发,通过一卡通实现劳务工人全职业周期管理。
该平台向全国推行后,我国有资质的8万多家建筑企业的4000多万名建筑劳务人员,将迎来劳务实名制管理,建筑工人劳动权益多了一层防护。这也意味着,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都有了职业专用信息,无论走到哪个工地,刷卡都可以显示自己的履历信息,最终形成全国建筑工人大数据平台。
来源:湖北日报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