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高考,家长失控?大数据直击苏鄂高考减招事件!

【数据猿导读】 马上就该冲刺高考了,近日,在一些自媒体公众号上流传着江苏、湖北高考减招的消息,家长们彻底不淡定了。到底这是怎么回事?CSISC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对这一次的“高考减招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通过大数据的手段与研究方法,对由话题事件产生的社情民意反应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临近高考,家长失控?大数据直击苏鄂高考减招事件!

近日,在一些自媒体公众号上流传着江苏、湖北高考减招的消息,说是近年江苏、湖北两省作为生援计划调出地,将分别调出38000和40000个招生计划到山西、江西、四川等地区。并配发了一些江苏、湖北的学生家长上街示威的照片,照片中的家长被“高考减招数万”这样的消息,点燃了内心的怒火。分别在两省的教育部门门口大规模聚集。随着高考的临近,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的讨论,且事态持续发酵。不少其他省份的民众纷纷通过互联网发声声援江苏、湖北两地家长“维权”,反对“减招”,呼吁教育公平。为此,CSISC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对这一次的“高考减招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通过大数据的手段与研究方法,对由话题事件产生的社情民意反应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省教育厅说明缺失直接导致家长负面情绪爆棚

4月25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

根据这一通知的精神,5月11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说明》,其主要内容是从江苏省内高校中调出3.8万个招生计划,去中西部地区以及录取率较低的人口大省。而自身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北也将调出4万招生指标,调向山西、江西、河南等地,占全国调出总数的四分之一。

由于该计划没有详细交代,与其他省份单纯地从数字上比较,差异就甚大,根据近三年来的平均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高考一本录取率分别为24.4%、21.5%,而湖北和江苏只有10.9%和9.7%,排位甚至都不在第一梯队。依此来看,江苏、湖北两省考生和家长们的愤怒不难解释。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安排让苏鄂两省的学子情何以堪。

在湖北,有家长打出标语“湖北产的粮调走了,湖北发的电调走了,湖北喝的水调走了,现在,连湖北家长和孩子的希望也要被调走了!”在江苏,一些家长手持“还我211”“还我985”“教育公平”等标语,集体喊口号表达心声。湖北、江苏家长之所以觉得自己冤,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上海、天津等“高考特权”城市的存在,尤其是北京。有家长质疑,为何旨在平衡各地区高等教育受教权的国家专项计划中,高校资源最为丰沛、一本录取率相对最高的北京、天津等地,没有被列入需要调出名额的省份之中!

媒体参与报道 自媒体让事件发酵与升级

自2016-05-12 0:00到2016-05-16 14:00监测期间内,共监测采集相关信息(不包括百姓民意观点数据)7913篇,其中自媒体平台(包括两微一端以及论坛博客)的信息占到整体舆情量的86%。虽然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腾讯、搜狐等高权重的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相关报道,也有个别媒体开始发布评论性文章,但是此次事件却是经过自媒体的发酵,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

从媒体传播趋势来看,此次事件的媒体传播热度是受网民关注热度影响而变化的。自5月12日开始,在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说明》之后,媒体对“减招”话题就有小规模报道;5月13日,随着江苏、湖北两地的学生家长到当地教育厅示威的举动被传开,当晚23时50分,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江苏教育发布”发布置顶微博,回应确保本科各批次招收江苏学生的计划规模均不低于去年。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也在5月13日晚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湖北今年能够做到“四个不低于去年”。次日,媒体对该事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传播热度也攀至顶峰。最近两日,官方并未有进一步回应,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热情逐渐走低。

CSISC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共收集了八大门户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数据量来看,搜狐网上的相关信息量最多,而网易上的网民评论量最大。整体来看,商业性网站上的相关舆情热度要高于政府类官方网站。

各大媒体除对此次事件本身进行了动态类报道之外,也发表了一部分评论性文章,评论文章主要围绕教育公平、教育体制、政府信息公开以及教育经费几个方面展开。

民众情绪激动 强烈呼吁教育公平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的“高考减招”话题,共引发超过1亿8000万人次关注,实际参与转发、评论、点赞的人群超过13590000人次。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共选取了其中264945条评论作为样本,对民众情绪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江苏省的民众对此话题的关注热情最为突出,湖北次之。除此之外,GDP排第一但是也要接受生源计划的广东民众、被网友描述为有各种身份优势的北京民众对话题事件的也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较多地参与到各种相关话题的讨论中。

从人群样本的具体数据来看,关注人群中男性占比略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来看,关注人群集中在39岁以下,关注度合计占比超过80%,虽然40岁以上人群体多为人父母,但此次对话题的关注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

在样本言论中,负面态度占比约为46.9%,发表中立言论的民众同样约占46.9%,在面对自媒体中各种质疑声音还能保持正面情绪的网民约占6.1%。

对样本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在众多网民评论中,江苏、北京、上海等地域名词被网友提及的较多,具体内容主要是在质疑所谓的“教育公平”是否是真的“公平”,就国家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安排表示不公等等。其次“教育”、“高考”、“考生”、“录取率”等与事件直接相关的词汇也被网民多次提及。内容多为网民家长呼吁相关部门考虑被减招省份的实际情况,避免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失掉了所谓“教育公平”。

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高考减招”已经形成热门话题,多条相关微博产生评论过万。CSISC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对新浪微博中关注此事的意见领袖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媒体官微参对话题事件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几类人群,公知大V、教育机构、政府官微以及企业官微对此话题的关注度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公知大V有着极大的粉丝基础和号召力,他们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直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

政府部门决策程序、信息公开有待加强

用教育学者熊丙奇的评论文章《促进高考公平的调整为何引发家长恐慌?》来点评教育部门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再合适不过。文章说,借发达地区高考生源减少这一契机,调整各地的招生录取比例,缩小各地的高考录取差距,这从国家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引发家长对国家政策不满的原因是,政府部门只公布了总体数据,没有对数据做进一步解释。

从整件事来看,从教育部到教育厅,在做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的决策之前,具体计划的规则、参数、标准并没有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在通知最初发出来的时候,政府也没有做很好的解释和疏导,导致一部分人士和媒体错误的理解。直至风波正式开始后,地方教育部门才作出公开回应,此时已经很难平息家长们的汹汹怒火了。

直至今日,还有一些网民反应,政府部门已经对网民言论进行管控,他们发在省教育部门官方微博下方的言论被删、被屏蔽;还有网友发声称江苏省政府门前道路临时决定维修是为了防止学生家长再次上街示威等等。

为了避免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负面言论继续蔓延,相关部门要及时通过广电媒体、自媒体等渠道对网民关注的内容、质疑的问题及时进行公布并作出详尽解答,有效合理地对舆论现状做出引导与管控,避免让家长继续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扩大焦虑和恐慌。


来源:国统大数据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