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云到AI,金蝶再次扛起中国管理软件的大旗

【数据猿导读】 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它只会记住那些敢于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人。

从云到AI,金蝶再次扛起中国管理软件的大旗

“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它只会记住那些敢于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人。

有人加班测试插件,有人焦虑组织跟不上,有人在董事会上被问:“我们公司怎么还没有AI?”

工具越多,方向越迷;模型越强,落地越难。从ChatGPT、DeepSeek、Copilot,到一批“缝合式”AI套壳产品,企业真正想问的是:AI到底该怎么用?谁来带我们走出迷雾?

就在这时,金蝶做出一个重大决定。

2025年11月4日,金蝶在上海举办“全球创见者大会”,正式宣布战略升级——从“金蝶云”迈向“金蝶AI”,并重磅发布中国首个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小K”。

AI_金蝶_中国管理软件-1

金蝶要All in AI,也许是在给整个中国To B产业,打出一个时代的问号:谁,能在AI时代扛起管理软件的大旗?

被“AI焦虑”围困的企业

正在寻找出路

AI时代来得太快,企业却来不及准备。

ChatGPT刷屏不到两年,企业管理者就被迫面对三连问:

·要不要上AI?

·如何落地AI?

·怎么不被AI淘汰?

这些问题背后,是技术热潮与组织现实之间,越来越撕裂的断层。

试用不等于落地。大模型生成文案很快,却生成不了利润报表。AI能写PPT、画流程图,但面对预算、报价、库存、毛利这些企业真正的经营环节,却常常“毫无感觉”。

企业买了AI服务,却无法真正嵌入业务;管理者看了发布会,却不知道怎么部署到流程;员工用完插件,却不知道下一个指令是什么。

AI成了浮在天上的“炫技”,而不是落在地上的“生产力”。

无数企业被AI厂商“插件演示”轮番轰炸,每一个SaaS都想变AI,每一个AI都想变系统。但当企业真正想用AI解决协同效率、利润提升、人效增长时,发现市面上的大部分“AI工具”不过是孤岛式的“功能叠加”。

它们解决不了流程问题,更连接不了上下游;跑不通财务、制造、人力、供应链之间的“因果链”;更构建不了一个组织级的“智能大脑”。

企业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整套AI原生管理系统。

他们需要的,是能把AI嵌进管理全链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能统一调度数据、算法和流程的操作平台;能覆盖预算、报价、库存、毛利等真实场景的AI智能体;能跨部门协同,持续学习,自动优化的企业“大脑”;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系统型伙伴。

而这个市场空缺,正在等待被填补。

就在此刻,金蝶All in AI,重新定义企业管理软件。

这一次,金蝶拿出了什么新东西?

“不是加一点AI,而是重写一套逻辑。”

在2025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正式宣布将“金蝶云”全面升级为“金蝶AI”。这不仅是一个品牌层级的更名,更是一场深刻的战略重塑:从一家云服务提供商,迈向“AI原生管理系统”的新物种。

AI_金蝶_中国管理软件-2

从“云化”走向“AI原生”

过去十年,金蝶推动中国企业实现管理软件的全面云转型,是中国SaaS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而如今,它希望再次扮演“AI时代的架构师”角色。

这一次,金蝶不仅是在自身系统中“嵌入AI”,而是将AI定义为平台底座与操作逻辑的核心,从数据流、业务流、决策流三重维度全面重构。

“小K”登场: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

最具象的成果,就是“小K”的发布。

“小K”被定义为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助手,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功能插件,而是连接组织神经元、承载业务流程与数据逻辑的AI中枢。

通过“小K”,用户可以自然语言与系统交互、调用智能体完成复杂操作,并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实现流程打通与智能协同。无论是财务、采购、供应链、制造,还是人力、ESG、营销,只需“一句话”,就能触发一整套智能任务链。

“小K”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执行决策、调度资源、优化流程,是“企业级AI操作系统”的起点。

AI_金蝶_中国管理软件-3

金蝶AI产品家族蓝图

三位一体的产品技术战略

金蝶提出的AI战略,并非单点爆破,而是一次“技术架构×产品设计×商业逻辑”的系统性重构:

·技术架构上:采用“平台+数据云+AI增强SaaS+原生智能体”的组合拳,构建统一、开放、可扩展的AI架构;

·产品设计上:原生集成AI能力到金蝶的旗舰产品矩阵中,并推出对应的AI套件;

·商业逻辑上:不再只是售卖“系统”,而是构建一个不断进化的“智能体生态”,帮助客户实现结果导向型运营。

这一整套系统的核心理念是:企业需要一个“可学习、可协同、可自我进化”的智能操作系统。

真正“能打”的AI智能体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蝶此次交出的智能体成果,真实可用,能直接落地。例如:

·毛利分析智能体:实现穿透式产品盈亏分析,帮助企业从订单、SKU、渠道等多个维度定位利润结构;

·报价智能体:将传统3小时的报价流程压缩至3分钟,大幅提升B2B响应效率;

·呆滞料识别智能体:提前90天预测库存积压风险,自动生成35种应对优化建议,助力企业降本提效。

这些智能体都具备“系统性接入”能力:原生融入金蝶的ERP与业务流程中;真正理解企业管理逻辑,并具备上下文联动与决策反馈能力。

更进一步,金蝶AI苍穹平台支持ISV、客户共建智能体,不同企业可快速复制适配到自身场景,并通过持续使用反馈实现模型迭代。

面向AI时代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理?

不是所有的技术浪潮,都能倒逼管理逻辑发生结构性变化。但AI,会是那个例外。

在这场“重写企业操作系统”的运动里,管理将是被改写的核心语法。徐少春在大会上提出“AI时代的七个转型”,试图回答一个简单但迫切的问题:AI原生的企业,需要怎样的管理方法论。

这七个重构,是一次思维坐标的整体迁移:

·运营从日常走向战略:流程自动化之后,管理者不再盯人干活,而要盯结果走向;

·产品从工具变为系统:企业不再销售某个功能点,而是交付一个自我进化的智能系统;

·商业模式从售卖转向结果:客户不买“软件”,而买“达成”;

·生态从交易关系演化为智能共生体:合作方不只是渠道或供应商,而是一起训练AI、共享反馈的协同体;

·组织结构从金字塔转为神经网络:高层决策不再层层传导,而是由前线数据直接喂给算法、实时响应;

·人才结构从人数堆叠转向密度提升:不是招更多人,而是激活高密度的人机协同产能;

·领导力从控制机制转为信任机制:不靠审批、流程管人,而靠机制、目标和智能体维系组织节奏。

这些变化的底层推力,是管理范式的三次跃迁: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AI驱动”。

而真正决定企业能否完成这场重构的,从来不是预算、资源或工具,而是领导者的信仰和认知深度。

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角色从“指挥中心”转变为“结构设计师”。能不能把AI放进组织的肌肉,而不仅仅是挂在嘴边,是一场真正的试炼。

全球软件进入“AI原生”竞速

中国不能再等

当我们把视线拉的更远一些,会发现,全球软件巨头已经悄然切换到了“AI原生”的赛道。在这个新范式下,AI不再作为“外挂”附着于原有产品,而是成为产品架构的起点。换句话说,AI不再是选项,而是默认。

例如,微软的Copilot战略已经将AI深植入Office、Windows、GitHub等底层产品体系,用AI改写了人类与软件交互的入口逻辑。一封邮件、一张表格、一个函数,不再由人去构建,而由模型“预判并生成”。

SAP联手Delos与OpenAI,将AI推进到ERP深处,从人力到财务再到供应链,推动流程智能化、决策前置化。而Salesforce的Einstein 1平台,则希望成为“AI辅助决策操作系统”,让每一个CRM字段都能联动智能体,实现千人千面的预测性动作。

这些不是“加个AI功能”的小修小补,而是对软件行业操作系统级别的重构。新的范式已经出现,新的标准也正在建立。

但问题是,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具备AI原生体系能力的企业软件平台。

过去十年,中国To B行业走了一条“云化”的赶超路径。SaaS成了标准答案,PaaS成为差异化竞争的舞台。但到了AI这一步,路径变得模糊,节奏变得分化:有人观望,有人试水,有人宣发式落地,却少有人真正做到“架构级切换”。

而金蝶,是少数有可能完成这次跃迁的厂商之一。

首先,它在云化时代已经完成“底层重构”:金蝶在KIS、K/3基础上打造的“金蝶云·苍穹”,经历了平台中台化、数据服务化、SaaS组件化的三层进化,为AI接入打下基础。原生云化的技术栈,这让它有能力承接更深层的智能体系统。

其次,金蝶拥有覆盖财务、人力、制造、供应链、ESG的完整业务场景,掌握“真实世界的数据脉搏”。更重要的是,它服务了大量中国企业,理解中国企业。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无法靠海外方案简单迁移。

再者,金蝶不仅有“技术平台”的积累,更有“管理哲学”的沉淀。从“重写财务语言”到“AI重构管理”,它试图在SaaS之外,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操作系统。

这些都构成了金蝶“扛AI大旗”的底气。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金蝶不做,谁来做?

AI原生软件并不是“功能即服务”的简单进化,而是一次关于企业控制权和系统标准的全球性博弈。OpenAI与微软定义了办公入口,SAP重构了ERP生态,未来AI系统如何定义“成本中心”、“利润模型”,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范式。

如果中国缺席,软件架构的定义权和组织形态的范式,很可能再次被“出口标准”绑定。

金蝶不只是做产品,它在争取中国企业管理的定义权。

这是一场关于技术的竞速,也是一场关于认知和决心的竞争。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时代窗口。AI正在改写全球管理软件格局,美国有Copilot、SAP有Delos,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

我们等不得,也等不起。

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它只会记住那些敢于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人。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X1.5及系列AI软硬一体方案
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X1.5及系列AI软硬一体方案
大众汽车将与地平线机器人成立合资企业;火山引擎发布智能体安全管理平台;软银与OpenAI成立合资公司 | 每日大事件
大众汽车将与地平线机器人成立合资企业;火山引擎发布智能体安...
大事件+今日锐评【苹果的AI迷途:当完美主义成为创新的枷锁】
大事件+今日锐评【苹果的AI迷途:当完美主义成为创新的枷锁】

我要评论

数据猿微信公众号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