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NEO;英伟达发布BlueField-4处理器;百度AI眼镜将于11月1日预售 | 每日大事件

【数据猿导读】 1X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NEO;英伟达发布BlueField-4处理器;百度AI眼镜将于11月1日预售 | 每日大事件

1X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NEO;英伟达发布BlueField-4处理器;百度AI眼镜将于11月1日预售 | 每日大事件

科技快讯知天下

☆探迹科技推出针对AI数字员工打造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

☆前字节剪映、火山AI产品负责人创业,获硅谷美元基金与BV百度风投投资

☆1X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NEO

☆英伟达发布BlueField-4处理器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与华为达成合作,联合推出新一代医疗大模型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微软大股东地位巩固

☆360发布首款覆盖L2至L4全阶段能力的企业级智能体平台

☆MiniMax发布Hailuo 2.3视频生成模型

☆L4无人巴士PIX中国首个量产工厂正式投产

☆AI推理独角兽Fireworks AI融资2.54亿美元,估值飙升至40亿美元

☆Adobe将OpenAI和谷歌AI模型加入Photoshop及其他工具

☆禾赛科技起诉图达通

☆马斯克推出AI编辑的百科全书Grokipedia

☆百度AI眼镜将于11月1日预售

☆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Deepexi) 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红杉资本据悉领投初创公司Rogo,押注AI工具取代初级银行家的前景

☆MAI完成2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数巅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济和创投和赛富基金联合领投

☆五八智能完成约5亿元首轮战略融资

重点新闻播报

☆探迹科技推出针对AI数字员工打造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

10月29日消息,探迹科技推出针对AI数字员工打造的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这些数字员工具备类人思考、自主执行、精通业务、适应性强等特征。覆盖B2B、B2C核心业务场景的AI Agent同步推出,如集成销售、营销、触达与分析能力的Agent组合等,推动企业从“人力驱动”迈向“智能驱动”,开启人机协同。目前,探迹科技已与华为、小米、vivo等头部硬件厂商达成合作,打造覆盖多终端、服务多场景的协同生态体系。(钛媒体)

☆前字节剪映、火山AI产品负责人创业,获硅谷美元基金与BV百度风投投资

10月29日消息,前字节剪映与火山引擎AIGC产品负责人、生数科技产品副总裁廖谦成立的“极致上下文”科技(Apex Context)近日正式对外披露,该项目已获得硅谷美元基金HT investment与BV百度风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据悉,HT investment是源自硅谷、布局全球的新一代美元基金,专注投资AI驱动的科技与社交娱乐领域。据悉,团队早期目标是打造面向营销场景的多模态Agent,同时将逐步构建新时代AI信息表达系统,帮助个人、品牌和组织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视觉化表达。(澎湃新闻)

☆360发布首款覆盖L2至L4全阶段能力的企业级智能体平台

10月28日消息,360集团推出首款覆盖L2至L4全阶段能力的企业级智能体构建与运营平台。该平台覆盖从开发构建、审核管理到使用运营的全流程,面向政企用户系统化实现智能体的“建好、用好、管好”,推动其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据介绍,360企业级智能体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与信创环境适配,目前已在城市产业、航空、医疗、教育、政务等多个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形成具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的落地应用。此外,360宣布正式启动“千行”行业生态合作计划,提供从解决方案、落地路径到合作支持的全方位赋能。(钛媒体)

☆MiniMax发布Hailuo 2.3视频生成模型

10月28日消息,MiniMax稀宇极智正式发布其最新视频生成模型海螺2.3(Hailuo 2.3),在动态表现力、风格化呈现以及人物表演细腻度方面较上一代取得提升。此外,MiniMax还将海螺Video Agent正式迭代为支持全模态创作的Media Agent,并在全球同步上线。(中国证券报)

☆禾赛科技起诉图达通

10月28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正式起诉图达通侵犯其专利权,目前该案件已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起案件涉及图达通在今年初CES2025上展示的新品灵雀E1X与禾赛科技的AT系列产品。 (IT之家)

数智猿锐评

这世界最魔幻的是什么?是昨天还在给你装数据中台的乙方,今天突然告诉你他其实是一家AI企业。更魔幻的是,资本市场还真为这个故事买了单。

滴普科技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上市首日暴涨150%,市值冲上218亿港元,一举拿下港股“超购王”——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企业级AI应用”这块金字招牌。

但若翻开履历,你会发现它的“AI身份证”是近两年才火速办下来的。滴普的发家史,是一部典型的“中国科技公司概念转型史”:

•第一阶段:数据中台时代

2018年,趁着“数据中台”风口,滴普靠FastData解决方案起家,主打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可惜中台热度退得比潮水还快,故事眼看就要讲不下去。
•第二阶段:AI时代华丽转身

把中台业务重新包装为“AI语料燃料库”,并于2023年推出FastAGI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FastAGI收入达7307万元,同比增长191%,占总营收55.3%,首次超过传统数据业务。自从,滴普完成从“数据中台”到“AI应用”的转身。

这一出“变形记”在资本市场立竿见影:从2022到2024年,公司营收从1亿飙升至2.43亿,三年复合增长率55.5%。2025年上半年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光看增速,确实配得上“高科技企业”名头。

然而,靓丽增速的背后是持续失血:

2022-2024年净亏损合计超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又亏3.08亿元。好消息是,“亏损率收窄至39.5%”,显示出企业不断提升的盈利能力。

从一些数字上,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公司“AI成色”的不足。 企业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的8063.8万元腰斩至2024年的3825.4万元,研发人员数量为143人,平均年薪约26.75万元,而销售人员年薪则高达48.23万元。销售人员的收入是研发人员的近两倍,真可谓卖AI的比做AI的值钱得多。与此同时,这从本质上也反映了这家公司两个残酷的事实:

☆企业级AI应用残酷的竞争格局

•顶层有BAT大厂贴脸开大,技术、生态全面碾压

•中间层是商汤、旷视等AI专业户,深耕多年、认知固化

•底层还有金蝶、用友等地头蛇,凭借深厚的客户关系快速嵌入AI功能

滴普科技想要从这些竞争对手中,抢到一个舒适的生态位着实不易。

☆依然无法摆脱项目制的拖累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业务模式——尽管披着AI外衣,内核仍是“项目制”的底子。其AI收入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早期中台客户的“存量转化”,相当于给老树嫁接了个新枝,开出了AI这朵“新花”。

一位AI企业负责人对数智猿解释说:“现在甲方立项,不带‘AI创新’根本批不下来。所有乙方,不管以前是干什么的,都得包装成AI公司,否则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许多像滴普这样的科技企业,就像用了AI美颜相机——镜头前是光鲜的AI弄潮儿,卸了妆后,骨子里还是那个靠一个个项目吃饭的乙方。
在这个需要故事的时代,会做AI不如会讲AI。只是不知道,当资本市场下一次换口味的时候,今天的AI新贵们,又该给自己贴上什么新标签?


来源:数智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英伟达宣布正与优步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阿里夸克AI眼镜24日开启预售 | 每日大事件
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英伟达宣布正与优步合作推进自动驾...
OpenAI、甲骨文、英伟达、软银,在玩“俄罗斯套娃”?
OpenAI、甲骨文、英伟达、软银,在玩“俄罗斯套娃”?
群核科技发布空间大模型;字节跳动豆包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时离职;优必选将使用英伟达Jetson Thor丨每日大事件
群核科技发布空间大模型;字节跳动豆包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

我要评论

数据猿微信公众号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