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宣布创造满血DeepSeek推理世界记录;豆包宣布AI编程功能再升级;腾讯:2024年营收6602.57亿元丨每日大事件...
laurus Bella | 2025-03-19 20:34
【数据猿导读】 英伟达宣布创造满血DeepSeek推理世界记录;豆包宣布AI编程功能再升级;腾讯:2024年营收6602.57亿元丨每日大事件

大模型
腾讯云诠释AI战略进展,多模型行业方案已落地超30个行业
3月19日,腾讯云上海峰会启幕,并对外诠释“核心技术自研、拥抱先进开源”的AI战略进展。依托“腾讯混元大模型+开源模型”多模优势,腾讯云为企业提供从算力到模型部署、产业落地的全链路支持,TI平台、CloudStudio、大模型知识引擎等工具产品全面升级,支持DeepSeek和腾讯混元的“多模调用”。目前,腾讯云多模型方案已在政务、零售、金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传媒等30多个行业落地,助力客户创新提效。(36氪)
中文大模型测评榜单发布,腾讯混元基础模型居前二,应用能力第一
3月18日发布的《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 3月报告》中,腾讯混元位列基础模型国内第二,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SuperCLUE最新排行榜单显示,腾讯混元在基础模型排名中表现优异,位列国内第二,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在模型象限中,腾讯混元凭借卓越的应用能力排名国内第一,在文本理解与创作、指令遵循以及Agent能力等多个维度刷新最新成绩。(36氪)
英伟达宣布创造满血DeepSeek推理世界记录
英伟达在 NVIDIA GTC 2025 上宣布了创世界纪录的 DeepSeek-R1 推理性能。在满血 6710 亿参数 DeepSeek-R1 模型上,搭载八个 NVIDIA Blackwell GPU 的单个 NVIDIA DGX 系统可实现每位用户每秒超过 250 个令牌,或每秒超过 30,000 个令牌的最大吞吐量。(36氪)
中兴通讯发布AiCube DeepSeek一体机
在MWC25巴塞罗那展会期间,中兴通讯正式发布Ai Cube DeepSeek一体机,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大模型商业化解决方案。Ai Cube DeepSeek一体机通过集成高算力硬件,易用的训推平台及主流大模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本地部署,解决了大规模AI模型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格隆汇)
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开服,系全国首个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3月19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宣布开服,标志着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正式落地东莞。该中心由华为云和东莞数字集团共同建设,将依托华为软硬件基础底座,提供算力资源、开放模型、AI工程化能力三类服务,帮助企业用少量数据和低成本快速提高模型精度。该中心还计划于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目标是到2027年打造135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群核科技开源空间理解多模态模型,可用于具身智能训练等领域
在GTC2025全球大会上,群核科技宣布开源其自主研发的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该模型仅通过一段视频即可生成物理正确的3D场景布局。据了解,SpatialLM突破了传统大语言模型对物理世界几何与空间关系的理解局限,让机器具备空间认知与推理能力,将为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提供空间理解基础训练框架。此外,该模型接下来还将迭代自然语言和场景交互功能。(36氪)
中国信通院发起大模型幻觉测试,总体涉及五种测试维度
3月19日,据中国信通院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所基于前期的AI Safety Benchmark测评工作,发起大模型幻觉测试。本轮幻觉测试工作将以大语言模型为测试对象,涵盖了事实性幻觉和忠实性幻觉两种幻觉类型。测试数据包含7000余条中文测试样本,测试形式包括对应于忠实性幻觉检测的信息抽取与知识推理两类题型,以及对应事实性幻觉检测的事实判别题型。总体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形式科学五种测试维度。(界面新闻)
数据要素
OpenAI星门项目首个数据中心将可容纳多达40万个英伟达芯片
OpenAI规模1000亿美元的星门(Stargate)基础设施合资企业第一个数据中心综合体,将可容纳多达40万片英伟达AI芯片。据开发商Crusoe称,该项目位于得克萨斯州小城阿比林,建设工作将于2026年年中完成,功率容量为1.2吉瓦;该公司定于周二宣布下一阶段的开发计划。虽然该设施大到足够容纳数十万个先进AI芯片,但目前尚不清楚已经计划部署多少。(36氪)
企业动态
吉利科技战略签约智平方,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进厂造芯
3月19日消息,从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处获悉,该公司与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于18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智平方自研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和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爱宝),共同打造面向半导体高品质制造工厂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这是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先进半导体工厂进行部署应用。(鞭牛士)
通用汽车携手英伟达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3月19日消息,通用汽车和英伟达周二宣布合作计划,通用汽车司将使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为其车辆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并改善工厂的工作流程。两家公司计划共同构建基于英伟达平台的AI系统,以训练用于工厂规划的AI模型。通用汽车还计划使用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技术来开发未来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丰田和现代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今年也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能力,以应对来自特斯拉的竞争压力。通用汽车预计,其Super Cruise驾驶辅助技术在未来五年内将带来约20亿美元的年收入。Super Cruise免费提供三年,之后客户可以选择每月支付25美元或每年250美元的订阅费用。(第一财经)
英伟达、谷歌与迪士尼合作研发的机器人Blue亮相
3月19日消息,英伟达GTC 2025主题演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机器人,黄仁勋官宣,英伟达、谷歌DeepMind、迪士尼合作,开发一个名为Newton的机器人平台。英伟达先展示了一段演示动画,然后一个真的机器人出现在舞台上,开始向黄仁勋走去。这个机器人像《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一样移动,发出可爱的声音,行走动作自然。黄仁勋把这个机器人叫做Blue,该机器人配有英伟达最新的GR00T N1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第一财经)
英伟达正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发AI原生6G无线网络
3月19日消息,英伟达表示正与T-Mobile、MITRE、思科、ODC和Booz Allen Hamilton合作开发AI原生6G无线网络的硬件、软件和架构。电信公司将合作在NVIDIA AI Aerial平台上为6G构建AI原生网络堆栈。T-Mobile和英伟达将扩大AI-RAN创新中心的合作。MITRE将研究、原型开发,并贡献开源的AI驱动服务和应用。思科将提供移动核心和网络技术。Booz Allen将开发AI RAN算法并确保AI原生6G无线平台的安全。(界面新闻)
英伟达发布Dynamo,号称“AI工厂的操作系统”
3月19日消息,英伟达推出号称未来“AI工厂操作系统”的新开源软件Dynamo。它是一个“分布式推理服务库”,基本上是一个开源解决方案,用于解决无法提供足够用户所需token的问题。微软和Perplexity是Dynamo的首批合作伙伴。用Grace Blackwell NVLink72芯片搭载Dynamo,Blackwell架构相比Hopper架构可将性能提升25倍。“在推理模型中,Blackwell的性能是Hopper的40倍。”(IT之家)
中国联通:IDC向AIDC升级,重点打造10个国家级智算数据中心
3月18日消息,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今日晚间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在基建设施(AI Infra)、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和AI安全五个方面抢抓AI机遇。其中,AI Infra方面有三个重点:一是IDC向AIDC升级,重点打造10个国家级智算数据中心;二是提升联通云算力规模,加快形成训推协同的布局,重点在环京、环沪和大湾区建设超级智算节点;三是以新八纵八横骨干网连接算力资源,形成超大规模智算集群。(财联社)
小鹏汽车何小鹏:AI加速实现L4级无人驾驶落地,2026年量产L4级车型
3月18日消息,在举办的小鹏汽车2024年Q4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训练了数百亿参数规模的云端基座模型,采用上亿公里的真实驾驶数据进行预训练。在此之上,小鹏通过强化学习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处理长尾场景的能力,通过蒸馏、剪枝、量化技术部署在车端模型,并且使模型精度提升超过一倍。何小鹏认为,AI会驱动汽车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加速实现L3级自动驾驶和L4级无人驾驶。今年下半年,小鹏将在中国率先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的软件能力和体验。在2026年,小鹏还将规模量产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同时,小鹏今年将会规模量产自研的图灵芯片,可以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也可以同时用于全球化全场景快速部署。(财联社)
生数科技旗下视频大模型Vidu与美国动漫制作工作室Aura Productions达成战略合作
3月18日消息,生数科技宣布,旗下视频大模型产品Vidu正式与美国知名动漫制作工作室Aura Productions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本次合作中推出50集短篇科幻动漫系列作品,计划于今年在全球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界面新闻)
豆包宣布AI编程功能再升级
豆包官微宣布,AI编程功能迎来三项升级,包括HTML预览、Python运行、生成完整项目。目前豆包支持HTML代码实时预览和交互,可以更加直观地制作各类小游戏和网页。豆包目前支持Python代码直接运行,报错可一键修复。(36氪)
猫王妙播首发AI智慧音响
3月18日,猫王妙播在行业内首次正式发布多款自主创新的AI智慧音响——包括SR2 MK2·AI智慧收音机、SR1 Pro·AI智慧收音机、小王子OTR·AI智慧音箱、小岛AI数字人音响,覆盖了从个人便携到家庭使用的多种场景。(36氪)
全球研发高管剧透海尔智家“AI战略”,正在布局家庭机器人
海尔智家2025生态大会上,海尔智家副总裁、全球研发平台总经理舒海表示,“今天,AI已经成为海尔智家研发的战略方向,海尔智家将立足坚实的家电科技基础,坚持AI科技普惠,加速AI科技迭代。”据舒海透露,海尔智家目前正在布局家庭机器人,后续将会找时间向大家具体地汇报机器人方面的进展。(36氪)
腾讯:微信生态AI部署加速,视频号、微信搜一搜、小店等新芽业务亮眼
腾讯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3.85亿。在AI技术驱动下,微信生态全面升级,微信搜一搜、微信小店、视频号、小游戏及小程序等新芽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快速增长,受益于推荐算法提升和更多的本地化内容。微信搜一搜检索量快速增长,通过接入混元、DeepSeek等大模型,显著提升了搜索智能化与精准度,目前腾讯自研模型驱动的搜索结果覆盖了超过90%的问答类搜索。2024年,微信小店全年GMV达2023年的1.92倍,订单数量增长125%。(36氪)
财报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
3月18日消息,小鹏汽车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3.3亿元,2023年同期为13.5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91507辆,同比增加52.1%。2024年全年,小鹏汽车总收入为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净亏损为55.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94.4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联通:2024年全年营收3896亿元,同比提升4.6%
3月18日消息,中国联通公告,2024年全年营收3896亿元,同比提升4.6%;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达206亿元,同比增10.1%。2024年资本开支人民币613.7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算力投资同比上升19%。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末期股息人民币0.1562元(含税),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481元(含税),全年股息合计每股人民币0.4043元(含税),同比增长20.1%,远超利润增幅。(第一财经)
腾讯:2024年营收6602.57亿元,资本开支增221%创历史新高
腾讯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腾讯营收6602.57亿元,同比增长8%;NON-IFRS净利2227亿元,同比增41%。2024年研发投入达706.9亿元,七年累计投入达3403亿元。资本开支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年度资本开支更突破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创历史新高。在持续加码AI投入的背景下,腾讯基于“自研+开源”多模型策略,加速全域产品AI渗透。另外,腾讯宣布2025年将继续回购股份,预计规模至少800亿港元;现金红利增长32%至约410亿港元,2025年总股东回报最少达1210亿港元。(36氪)
投融资
国巡机器人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近日,杭州国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众海资本领投,水木资产、云洲资本、善达资本、道生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及团队建设。其安全巡检机器人产品具备设备安全监察、位移报警、气体收集分析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企业和场景下的智能安全巡检需求。(36氪)
成都高新区宣布3亿元战略投资智谱AI
3月19日,成都高新区宣布3亿元战略投资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合作打造四川省基座大模型“智谱诸葛大模型”,同步建设大模型训练中心、研发中心及西部赋能平台三位一体的AI基础设施,计划5年内支持超1000家企业AI+转型,并孵化20家以上生态企业。(界面新闻)
其他
国家超算互联网日访问量破300万
近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发布消息显示,其日均访问量已超300万。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是由科技部指导发起建设,并于2024年4月正式上线。截至今年2月,超算互联网已连接全国14个省市20多家超算和智算中心,并上架超240款国内外开源大模型以及超6500款算力服务商品,活跃用户日均作业量超50万。(36氪)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即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
作为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部署,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即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构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智能体训练生态系统,并举办“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发布会”。另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将发布。该基金将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课题,对课题基础性、原创性、应用前景和潜在影响加以综合评估,筛选部分优秀可落地的项目资助。(36氪)
马化腾:和梁文锋有交流,目前AI生态还在早期
在腾讯年报沟通会中,腾讯CEO马化腾表示,AI的智能化程度相比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对于腾讯来说经过慎重思考,云业务和元宝都拥抱了DeepSeek。未来应用大发展的机会已经到来,各家都在采用AI落地,也看到AI Agent(智能体)的发展,背后有很多AI相关工具的想象空间。目前AI生态还在早期,各行各业都会受益于AI普及,相信每个行业都会拥抱这个机会。我们业界和梁文锋都有交流,很敬佩市场上出现独立、开源的产品,我们非常尊重。(36氪)
西安科技企业实现AI定制器官,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据西安发布,近日,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实验室里,实现了AI数字医疗定制再造“原生”鼻子,这得益于公司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随着研发不断推进,麦克斯韦通过AI生成模式,实现了义鼻、义肢等的智能化“量身”“远程”定制生产。麦克斯韦表示,未来机器人皮肤有望将集成多种感知功能,如触觉、温度、湿度、压力等,能够更全面地感知外界环境。随着3D打印技术以及自动化硅胶打印上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度的提高,硅胶机器人皮肤的制造也将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36氪)
来源:数据猿
刷新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不容错过的资讯
大家都在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