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贵阳数博会:以发展主义看数据

【数据猿导读】 数据正在塑造中国社会的肌理。

2025贵阳数博会:以发展主义看数据

“数据正在塑造中国社会的肌理。

2025年8月末,贵阳。

天空如洗,城市如画。但一走进数博会的展馆,你会暂时忘掉窗外的美好——这里是一片更深、更广的“蓝海”。

1.6万人、375家企业汇聚于此。展台上没有喧嚣的“坐而论道”,取而代之的,是数据交易大屏上跳动的数字,是数据要素全产业链的蓬勃奋进,是“数字丝绸之路”展厅里走向世界的雄心。

数据猿再次到访数博会,我们清晰地感知到,数据正迎来双重“解放”:

一,物理层面的解放。数据不再只是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冻土矿藏”,而是流动起来、可定价、可交易的资产。

二,资本层面的解放。在企业经营中,数据不再是纯粹成本项支出,而成为了创造利润的新引擎。甚至还可以作为资产“入表”,成为能够融资、造血的新型生产要素。

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

制度破局 以发展主义看数据

本届数博会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国家数据局作为大会主办方的安排。2023年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堪称中国数据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架构设计,传递出明确信号:数据首先是一种发展工具,我们要在发展的框架下解决数据问题。

过去以来,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区域发展悬殊,数字鸿沟日益明显。数据要素流通阻滞,“小市场”“孤岛化”成为常态。

国家数据局的出现标志着:数据管理的工作,中央有人了。

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理念。政府侧通过自上而下的引导规范,破解数据确权、流通、共享等基础制度难题;市场侧通过自下而上的创新应用,实现自律成长。这种双向互动机制,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届数博会正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效协作的一个缩影。

数据确权——数据产权的全面创新

要让数据真正成为资产,首先得解决三座大山:确权难、定价难、流通难。传统物权法的"所有-占有-使用"框架在数据领域遭遇根本性挑战:数据的非排他性、可复制性和流动性使得绝对所有权概念失去意义。同一组数据可能同时涉及个人、企业、平台等多个主体,确权如同试图将流动的水切分并标明每一滴的归属。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1

贵阳数博会展示了中国在数据确权领域的三大创新:

1. 登记先行:为数据颁发“身份证”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展厅的大屏上,一组数字滚动播出:1032家数据商、2026个数据产品、396家数据中介、累计完成5124笔交易。这些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数据确权的成功探索。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立了数据领域的"不动产登记系统"。这个系统不解决"数据属于谁"的本体论问题,而是解决"谁有权用什么数据"的认识论问题。它通过赋予每个数据产品唯一数字身份,通过登记公示,形成权属声明的“第一记录”,为后续的授权、流通、维权提供原始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10年前的首届数博会上,全国第一家数据流通交易平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截至目前,目前全国已成立了数十家数据交易所,形成了多层次、多区域的发展格局。

2. 授权运营:解开公共数据的“枷锁”

数字化时代,我们面对的数据浩瀚如海。但真正起到基础性、核心作用的数据,当属公共数据(如政务、交通、医疗数据等)。但公共数据的分享一直以来都困难重重,这既有来自技术上的,也有来自于机制层面的。

本届数博会上,我们看到“授权运营”的模式,正在冲破重重枷锁。这是一个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国企平台、企业所形成"所有权-运营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创新架构。

·政府或公共部门持有所有权:政府或公共部门作为公共数据的所有者,地位不容动摇。

·国企平台运营:政府授权给特定的国有企业,搭建运营平台。

·企业合规使用:运营平台对数据进行脱敏、加工、建模,形成“数据产品”后,再授权给市场企业使用。

现场,一家国有数据运营企业——国信中健相关负责人向数据猿记者展示了一个案例,从中我们能深刻感到到数据确权和授权运营,为行业带来的深层次变革。

他介绍说,公司的数据来自于两大类,国家权威部门的授权数据,以及企业或事业单位经授权运营的数据。我们通过合规方式,高效推动数据资源的市场化利用。

在业内,医疗数据是比较敏感,也难以处理的领域。国信中健与天津一家三级医院进行合作,帮助其完成医疗数据资产化,全流程资产化——包括数据盘点、治理、产品设计与上架,并在北数所、贵数所等平台推广。

整个项目中,数据的所有、运营、分配和技术保障实现了合理“搭配”。

·权属界定:数据所有权归医院,医院授权国信中健进行运营开发。

·技术保障: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和隐私计算平台,数据和模型都放置在可信的环境中。数据的需求方无法接触原始数据,只能将模型部署在指定安全环境内,拿走计算结果。

·收益分配:数据产品交易产生的收益,由医院、运营平台、技术方按协议分成。

“在我们的合作中,我们并没有‘买走’医院的数据,而是帮他们把数据‘用’了起来,并获得了可持续的收益。”该负责人对数据猿强调说。

3. 技术赋能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在确权中扮演了“技术公证人”的角色。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权属关系的程序化表达,隐私计算通过"数据可用不可见"实现价值与风险的分离。这些技术不仅解决了确权问题,更重新定义了确权本身——从法律确权转向技术确权,从事前确权转向事中确权。

数据定价:从“凭感觉”到“有公式”

数据值多少钱?过去多半靠谈判桌上“拍脑袋”来决定。

在数博会上,我们看到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推出的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为交易提供公信力定价参考。它综合考量数据维度、稀缺性、应用场景等因素,输出合理区间,扭转了市场乱象。

除了单点的技术创新之外,更深层的创新数据收益分配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国信中健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本质上是为数据流通领域建立明确的规则与边界,使其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事实上,即使在政策尚未完备之前,数据流通也一直在发生,但其中所产生的收益往往被少数主体私下获取,缺乏公平分配与合规监管。

以官方背书、流程可控、定价有据的方式,确保数据所有者、加工者、使用者等各方都能获得合理回报。这种机制不仅解决了经济激励问题,更建立了数据价值创造的正向循环,极大促进数据要素在广范围内流通。

数据流通:从“孤岛化”到“生态化”

如何推动数据更好的流通,我们观察到在本届数博会上,“可信数据空间”正在成为主流模式。数据猿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现场大概有十几家厂商都推出了可信数据空间产品。

可信数据空间的优势在于,能够为数据生产、流转、应用全流程提供可靠保障,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可控、可管、可防的安全可信环境。

数博会现场,华为云召开了AI可信数据空间大会。华为混合云总裁肖霏提到,华为云正以“全域入湖、可信流通、AI好用”三大核心能力构建AI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新范式。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和智能化加工,实现高质量供数;构建全链路可信环境,让流通过程可管、可控、可证;并在数据工程基础上,构筑模型开发的工具链,让AI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在垂直领域,云基华海以可信数据空间平台为底层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及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平台三大基础平台运行,在此之上,通过产权登记、合规评估、估值计价、跨境流动四大专业服务引擎,打造“生态运营+场景运营+资产化运营”的一站式运营模式,全面赋能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N个行业场景落地。在云基华海信数据空间平台,目前累计交易额突破40亿元。

“我们就像是数据流通领域的‘京东’,”云基华海负责人在接受数据猿记者的采访说,“既提供平台,也负责运营、生态对接,甚至下场‘带货’。”

数据资产“入表”:一场财务制度的深层革命

如果数据仅仅作为交易来使用,还不能称为真正的资产。

2023年,贵阳所联合专业机构制定数据资产入表"路线图",标志着数据正式进入企业资产负债表。

数据资产化的核心是建立了数据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通过数据资产评估模型,实现了数据价值的货币化表达;通过数据资产登记系统,实现了数据权利的合法化确认;通过数据资产交易平台,实现了数据价值的市场化发现。

在数博会上,我们看到了数据资产化的各种探索。比如贵州数据宝首创“国有数据代运营服务”,助力中安科技项目通过数据资产入表获得2000万元贷款。这个案例证明了数据可以作为抵押品获得融资,实现了从"数据"到"资本"的跨越。

从“资源”到“资产”,一个字之差,背后是一场财务制度的深层革命。

高质量数据集:AI时代的“新石油”

本届数博会,高质量数据集的概念是一个高频词汇。在大会主展厅的一个显要位置上,几块大屏写满了高质量数据集案例,赫然地陈列在大家的眼前。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2

高质量数据集作为大模型的重要养料,在大模型性能爆炸的当下,其战略意义越发凸显。

国家数据局于近期启动高质量数据集领航计划。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3.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超300PB。

华为盘古大模型5.5、百度多模态大模型、中国移动“九天川流”大模型……这些AI应用背后,都离不开高质量数据集提供支撑。

可以预见,随着大模型应用走向产业纵深,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数据集。

数据安全: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

数据安全是数据要素化的前提和保障。三六零、奇安信、安恒信息等公司携最新技术亮相。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实现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免疫"的转变。通过AI、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安全威胁的实时预测和自动响应,打通数据流通的全流程追溯闭环,完成了数据使用的最小化授权。

场景应用:

数据要素加速与传统生产要素的融合

如果离开场景,数据应用便是空中楼阁。数博会展示了数据在各个行业的“落地生根”:

文旅:数据让文化“活”过来

云基华海相关负责人向数据猿介绍说,在西安城墙永宁门景区,云基华海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和AIGC技术,构建起覆盖“建筑结构—文化脉络—环境动态”的高质量数据集。利用数据底座,对接AR眼镜、智能终端、内容开发等生态伙伴,打造“一次采集、多次复用”的开放平台。通过MR游戏、智能语音导览、AI互动体验等创新应用,吸引消费者付费,成功跑通数据要素的商业闭环。

“我们打造了五大应用场景:智能导览、XR沉浸体验、文化数字资产、研学教育、文创周边,”云基华海相关负责人介绍,“用AI技术+UV打印机,将画作变成实物文创,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旅游出行:数据+AI推动出行变革

马蜂窝相关负责人向数据猿介绍道,马蜂窝积累了大量的游记、官方攻略、结构化笔记等独特数据,更垂直、更深度。这类高质量、体系化的内容,正是训练AI的优质素材。相比其他平台,马蜂窝拥有更丰富、更可信的知识库,能做出更懂旅行、更贴合用户真实需求的AI产品。

“我们的核心聚焦于‘攻略+社区’,以前用户写一篇旅游攻略要花很长时间,而现在借助AI,5分钟就能生成信息丰富、结构清晰、还带‘人情味’的行程建议,阅读体验也更友好。”马蜂窝相关负责人说道。

金融:数据助力金融普惠发展

贵州大数据集团构建的“ 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 ”通过“1+7+2+N”体系,实现数据从资源化、产品化到资产化的全过程管理。该空间已归集14.7亿条公共数据,开发出80余个标准化数据产品,覆盖金融、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例如,金融机构通过该平台可快速获取经治理的标准化数据(如企业信用画像),显著缩短贷款审批周期。

数博会还展示了数据要素在低空经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多个产业的深度应用。从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数据要素正加速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区域集群与跨境流动:

数据要素的“新地图”

本届数博会,我们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组团式参展,比如贵州、广东、深圳、山西、扬州等省份或城市,带领多家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组团式亮相。显示出数据要素发展正在呈现集群化、地域化特征。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3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4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5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6

数据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或经济区域内,呈现出的集中配置、特色流通和协同应用的现象和趋势。这并非意味着形成“数据孤岛”,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成型之前,在共识较多、协调相对容易的区域内部先行探索数据流通规则和标准,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

各地通过建设数据交易平台、算力中心、可信数据空间等基础设施,并培育本地数据商、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市场生态,为数据要素的区域化运营提供了土壤

同时,“数字丝绸之路”专区低调开放,凸显出数据跨境流动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跨境数据交易已成为探索重点。“这是数字贸易的必经之路,”来自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未来五年,我们会看到更多国际数据合作专区落地。”

2025_贵阳数博会_数据-7

2025年的贵阳数博会,像一个时间的窗口——让我们瞥见了数据要素化的未来图景:数据不再是被处理的客体,而是成为了主动塑造物理世界的主体。数据要素化的时代刚刚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度的持续完善,数据将成为构建数字中国的关键支撑。让我们继续在数字的蓝海,千帆竞发。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数智化案例展】国网安徽电力——数据治理助力绿链云网数智中心实践
【数智化案例展】国网安徽电力——数据治理助力绿链云网数智中心...
【AI Agent展】瓴羊智能小Q——让人人都能拥有一名超级数据分析师
【AI Agent展】瓴羊智能小Q——让人人都能拥有一名超级数据分...
又见数博!浪潮软件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又见数博!浪潮软件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我要评论

数据猿微信公众号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