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IC2025:康迪科技拥抱智能新变化,加速落地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赛道

【数据猿导读】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康迪科技相关负责人在逛展的时候切身感受到了“人从众”的热度,“这届WAIC真正‘破圈’了,成了大众热议的科技盛会。”

WAIC2025:康迪科技拥抱智能新变化,加速落地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赛道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康迪科技相关负责人在逛展的时候切身感受到了“人从众”的热度,“这届WAIC真正‘破圈’了,成了大众热议的科技盛会。”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国内一批和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开始走在全球前沿。在WAIC现场,云深处科技打造了行业应用展示区,首次展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全流程巡检作业场景,生动呈现了四足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实战能力。

康迪科技CEO陈峰说:“尽管具身智能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关注度正在从B端转向C端,机器人不再只是‘烧钱’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机器人产品掏钱。”陈峰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大众的参与带来了最真实、最挑剔的反馈,会倒逼工程师们根据实际场景不断优化与迭代。”

康迪机器人技术总监崔广章则更加关注机器人在真实场景里秀的硬实力,“不仅产品很丰富,产品的功能也很完善,特别是四足机器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透露了公司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规划和布局。

“目前我们已经和云深处科技达成两项深度合作,将联合开发高尔夫智能装备和北美安防巡检四足机器人解决方案。”崔广章还提到目前公司已经和浙江大学成立联合研究院,接下来将在 AI 算法、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速场景化落地。

今年的WAIC与往届相比,更加注重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和产业生态的构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从实验室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年,也是康迪科技拥抱智能新变化的起点。

“我们此前主要业务为北美高尔夫球车、UTV等非公路为主,现在涉足安防四足智能机器人领域,从传统行业直接迈向AI原生,不存在传统软件的历史包袱。”在崔广章看来,当下AI原生与智能终端的融合已经成为行业趋势,这种融合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他认为当解决人工智能落地问题,即解决实际场景中的真实需求之后,可以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主张。

WAIC2025_康迪科技_四足机器人-1

康迪科技在此时入局,恰好有着自身差异化优势。崔广章说,“我们不仅有具身智能领域‘软硬一体化’的技术实力,还有‘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的商业化成果转化能力。”崔广章介绍,康迪科技已经在技术上尝试集成应用创新,“我们把大模型决策和云深处的四足机器人以及手机、汽车、无人驾驶车等感知终端集成起来,通过康迪‘云-边-端’的智算系统进行组合,作为能够满足特定场景的整体化需求。”

康迪科技在“AI+工业”机器人安防巡检领域的场景布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调研北美市场时,康迪科技发现了当地人力成本昂贵及现有的监控系统没有主动安防的效果的现状,因此针对该需求和痛点研发机器狗安防巡检场景的解决方案,“云深处提供感知与控制技术,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行AI安防解决方案与智能基础设施的二次开发和集成。”

而在康迪科技的“AI+体育”高尔夫场景中,云深处主导提供零部件,以及球童机器人核心技术,康迪科技开发场景适配的解决方案。当大模型的决策能力和机器狗终端感知能力被融合起来,酷炫展品也就变成了一个有“大脑”、有“躯干”的实用工具,康迪科技商业化落地步伐也愈发清晰。

康迪科技在实现特定场景的整体化需求解决方案里,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当我们解决方案成熟后,可以借助康迪主营业务的非公路车工厂,进行硬件组装或者软硬件集成,而且这都是可以复用的,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崔广章表示。

如今,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竞争中,谁能率先落地标志性场景,就有望在下一轮产业周期中占据先机。在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赛道上,康迪科技正在为“人工智能如何真正重塑行业”提供行业样本。

“另外,我们康迪科技在北美具备成熟的销售网络,进驻了上千家商超,如lowe's,costco等,也覆盖了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的经销商网络。对于安防行业的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我们决心很大。”崔广章说。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我要评论

数据猿微信公众号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