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三不”原则 防范“大数据时代的骗子”
王恩国 | 2016-03-18 14:01
【数据猿导读】 包裹被扣”“航班取消”“二胎生育退费”“交通违章提醒”“积分兑换现金”……在互联网时代,虽然这些电信诈骗手法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屡屡有人上当受骗。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被骗百万元以上案件就有550起。通讯信息诈骗已经成为当前社...

为抓好源头防范,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云南省通信管理局、昆明市公安局在金马碧鸡广场共同开展“通讯信息诈骗知识现场宣传日活动”,向市民普及防范知识,揭露通讯信息诈骗犯罪手段,提高群众对通讯信息诈骗的鉴别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行动中来。
“孩子发信息来说出事了让汇款怎么办?”“明明是朋友的电话号码,为什么是骗子?”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民警对市民提出的这些问题和疑惑一一作出解答。民警特别提醒,近期比较常见的短信诈骗,骗子往往能伪装成银行或者熟人的号码发信息,对于这样的情况,不管对方“编”得再真,一定不要点开短信里附带的链接,同时谨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三不”原则,就可以进行有效防范。
据了解,通讯信息诈骗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其诈骗手法也逐渐从“撒网式”诈骗向“精准式”诈骗升级。骗子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根据用户信息的特点设计诈骗环节和故事,令人防不胜防。再加之目前许多通信诈骗犯罪团伙作案、取款均在境外,公安机关侦破、取证、挽损难度增大,因此,加大自身防范意识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果遇到疑似诈骗短信,市民也可以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
来源:昆明日报
我要评论
活动推荐more >
- 2018 上海国际大数据产业高2018-12-03
- 2018上海国际计算机网络及信2018-12-03
-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2018-09-26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62018-06-21
- 第五届FEA消费金融国际峰会2018-06-21
- “无界区块链技术峰会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