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的滚床单高手:Bloomberg彭博

【数据猿导读】 Bloomberg L.P.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之一,而且还是金融数据乃至大数据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公司创始人Michael Bloomberg(彭博)是大数据时代的姿势丰富的“滚床单”高手,本文主要介绍Bloomberg和他的公司Bloomberg L.P....

大数据时代的滚床单高手:Bloomberg彭博

在大家热热闹闹人云亦云谈论大数据的时候,有段话很好地描述这个状态:“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everyone thinks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hey are doing it…”

如果说大部分谈论甚至是从事大数据的公司还是teenage sex的话,世界上有一个公司已经是姿势丰富的滚床单的老手了,这就是Bloomberg L.P.,中文译成彭博。Bloomberg L.P.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之一,而且还是金融数据乃至大数据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作为专注于数据的数据冰山专栏,值得专门花一集的时间来介绍它。

一、Bloomberg奇人其人

Bloomberg L.P.的创始人Michael Bloomberg,堪称工科男通过名校MBA逆袭成功的典范。Michael Bloomberg于1942年2月14日出生在波士顿,祖籍俄罗斯的犹太人(从Bloomberg这个姓就可以看出犹太人的基因,另外这个姓如果在中国,考虑译作“大山子”)。从下图的照片可以看出,家境还不错,至少属于美国中产,父亲为牛奶产的会计,从小培养了他的商业意识。在16岁的时候,Michael Bloomberg成为全美历史年纪最小的Eagle Scout成员之一。

Eagle Scout是童子军的满级。童子军从低到高分别为Tenderfoot Scout(初级军)、Second Class Scout(二等军) 、First Class Scout(一等军) 、Star Scout(星军) 、Life Scout (生命军)和Eagle Scout(鹰军)。

22岁时从Johns Hopkins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24岁从HBS获得MBA学位。(看样子中间没有工作,直接本科毕业进入HBS学习。在那个年代能这么做的,除了学习特别优异,另外的可能性就是家里颇有背景。从Michael Bloomberg的传记来看,第一个可能性可以排除)

HBS毕业后的1966年,Michael Bloomberg不走寻常路,直接进入所罗门兄弟做销售,而且据说是拒掉高盛的Offer。所罗门兄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堪称华尔街之王,主要凭借领导人约翰·古弗兰(John Gutfreund)的敏锐嗅觉在资产证券化这个未来的海量市场提前下了重注。

在当年投行和研究才是王道,销售属于二等公民,可是Michael Bloomberg一干就是15年,在1972年熬成了合伙人,不到31岁。到最后所罗门兄弟被菲利普兄弟公司以5.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的时候,Michael Bloomberg还负责过所罗门兄弟的IT部门。同时,所罗门兄弟中还有另一位在数据方面的天才约翰·麦瑞威瑟(John Meriwether),他领导的套利投资部门则向世人证明了衍生产品与金融工程的巨大魅力。EE的本科学历、华尔街背景、管理IT部门经验、重视数据及技术的领导人及同伴……这些林林总总结合在一起为Michael Bloomberg的创业方向构建了基因。

关于约翰·古弗兰(John Gutfreund)和约翰·麦瑞威瑟(John Meriwether)的八卦在Michael Lewis的《Liars’ Poker》一书中,有颇多交代。

下图完整地介绍了小鲜肉在华尔街变成老腊肉的过程

所罗门兄弟被收购后,Michael Bloomberg拿到一千万美元的遣散费后离职,随即创立了Bloomberg L.P.。1982年,美林成为Bloomberg L.P.的第一个客户,购买了22台日后大名鼎鼎的彭博终端机(Bloomberg Terminal)。并在1983年,美林投资3000万美元而获得Bloomberg L.P.的30%股份。谁又想到,25年后的金融海啸中,美林的这笔投资是其最值钱的资产。

2001年,Michael Bloomberg当选为第108任纽约市市长,其上任之初恰逢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数周,Michael Bloomberg在随后处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及魅力,证明商人也能做好政客。最终Michael Bloomberg连任三界于2012年卸任后回归Bloomberg L.P.,这次回归还打破了该公司的一个铁律——员工一旦离职就不得复用。然而Michael Bloomberg毕竟是实际控制人,任性一把又怎么地:老子是私有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连投资人和SEC都管不了我。

Michael Bloomberg在任的时候,同样风光。有低调奢华得坐地铁上班,也有高调任性得推动法律改革,允许他连任第三届市长,同时在那次竞选中个人掏腰包创纪录得花掉了9000万美元。下图是Michael Bloomberg参加各种政治会谈,与各类政治人物在一起。

2016年1月底,Michael Bloomberg宣布准备竞选2016年的美国总统,而且可能使用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并愿意至少拿出10亿美元作为竞选经费。(王牌对王牌:川普,我们摇人儿了,终于摇到一个比你更有钱的了。)

二、Bloomberg 奇司其司

Bloomberg L.P.创立于1981年,创业之初,即使是高富帅创业的Michael Bloomberg及团队也依然苦逼,没有方向没有客户,为了激励劳累不堪的员工,Michael Bloomberg只好建议员工“看鱼缸中的金鱼来消遣”,于是每位新来的员工都会得到一只鱼缸。后来人员激增只能以公共空间的巨型鱼缸替代。下图是著名的Bloomberg鱼缸。

Michael Bloomberg最后为公司选择的方向是跨界:懂金融的没有我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没有我懂金融,所以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己以前自己关于跨界的回答做投行、行研、咨询等金融岗位,有没有什么好用的找数据技巧呢? – 何明科的回答,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机会。)

(注:本段落的观点来自于阅读Bloomberg传记及彭博终端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能一直保持金融信息行业的领先地位? – 戴斌的回答@戴斌 )

在1982年,美林成为Bloomberg L.P.的第一个客户。在1983年,Bloomberg L.P.以30%股份的代价获得美林3000万美元的投资,估值仅为1亿美元。自此一路狂奔,推出各类产品,包括:Bloomberg News,Bloomberg Radio,Bloomberg TV等等。

在1996年,Bloomberg L.P.以20亿美元的估值,花费2亿美元从美林回购10%的股份,估值仅为20亿美元。而到了金融海啸的2008年,屌丝逆袭。昔日的大股东美林面临崩盘,结果其最大的资产就是所持有的20%的Bloomberg L.P.股份。昔日的小弟Bloomberg L.P.利用美林的危机买回所有股份自赎,当时估值为225亿美元。

2004年,这家专注于数据的公司,在纽约的曼哈顿的Midtown竖起了246米的高楼,这算不算技术公司插在华尔街上的一根针。

到今天,Bloomberg L.P.全球布局192个办公室,有1.5万名员工,2014年的收入是90亿美元。因为是私有公司,利润无从得知。但是按常规估计,即使20%的利润率及30xPE(这可不是市梦率Forward PE,而是一年多以前的实际PE),Bloomberg L.P.的估值也在500亿-1000亿美元之间,甚至超过1000亿美元。这个估值已经超过华尔街的标志企业高盛(2016年2月,高盛的市值为650亿美元),这才是真正的逆袭。

如果把Bloomberg Terminal中的IM(Instant Bloomberg)当成一种社交软件或者把Bloomberg Terminal当成一种客户端,Bloomberg L.P.是可以妥妥得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入围下面的排行榜(数值采集于2015年8月),至少排入前六,仅次于Google、Facebook、阿里、亚马逊及腾讯。将BAT之中的某家公司(这个梗来自于中国 Top 3 大学是哪些? – 何明科的回答)牢牢甩在后面。如果考虑到Bloomberg Terminal的软硬件结合以及Instant Bloomberg的社交属性(以上两个均为提升估值的利器),Bloomberg L.P.成为全球第二或第三值钱的互联网公司不是梦想。

三、Bloomberg奇货其货

Bloomberg L.P.成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美国债券市场的第一个黄金年代。无论是政府债的绝对量还是相对于GDP的占比,从1980年之后,都开始急速攀升。

(以上图表来自于Wiki)

美国政府也自此没羞没臊得过上了借钱但开心的日子,每一届的美国总统,都在任期内把政府能发债的限额不断提高。(奥观海巴马,你真是最能干的一个!)

=

(以上图表来自于Wiki)

Bloomberg L.P.正是抓住了这只风口上的猪。在没有Bloomberg的工具之前,债券交易员们是这样计算债券的收益率等重要参数的:打开草稿纸及握住铅笔->拿出Dow Jones或Reuters或其他报纸查询价格->开始撸铅笔进行计算。做过bond trading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计算的复杂过程以及债券的数量,于是就很能理解这种痛。

Bloomberg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一个快捷键+债券代码,就能展示出该债券的收益率及大部分信息。这个酸爽对比,真是让所有交易员无法拒绝Bloomberg的产品。

想一想1980-1990年,真是Professional Service行业人士的福音。多项工具的出现都是在这个时代,让大家从许多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Excel的第一个版本大约是在1982年,当初还叫做Multiplan。Powerpoint的第一个版本bingshi发布于1986年左右,当时还叫做Presenter,于1987年更名为Powerpoint,并于同年被微软收购。

Bloomberg Terminal

Bloomberg L.P.最初的产品是Innovative Market Systems (IMS),主要功能是向金融市场的各个玩家提供市场的实时数据、计算能力、财务分析等(听起来是不是很low,和大数据毫无关系)。这是Bloomberg Terminal的前身,美林是它的第一个客户,在1982年的时候购买了22台。自此Bloomberg L.P.榜上大腿,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与客户贴身开发,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趋势,能够让Bloomberg产品快速迭代。

Bloomberg L.P.要挑战的是欧洲寡头Reuters和美国寡头Dow Jones,而且后者还有Wall Street Journal助阵。最终Bloomberg L.P.实现逆袭,将两位皇帝拉下马,一靠和美林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引进无数从基金及投行退下来的资深金融人士(引用@Danny W的话就是,“Bloomberg deeply understands what do we want and what do we need.”);二靠技术化思维,这两家土财主毕竟都是媒体出身,编程序的总会干过写报纸的。

是不是越看越觉得Bloomberg像一个屌丝凭借互联网技术和精益创业而成功逆袭的故事?

下图是著名的Bloomberg Terminal,Bloomberg L.P.的现金牛及拳头产品。经典的Terminal界面和极客的黑色背景,几乎没有图像化操作的违和感;下方是定制的键盘及无数的快捷键。Bloomberg Terminal每个终端每年的起步价是2.4万美元,根据服务级别不同,坐着火箭往上涨。

毫不客气得说,大部分购买Bloomberg Terminal的机构,只是做装饰,里面0.1%的功能都没有用到。在回答(做投行、行研、咨询等金融岗位,有没有什么好用的找数据技巧呢? – 何明科的回答)中提到,曾经为了方便其他同事使用Bloomberg数据,我不得不写了个程序利用Bloomberg API获取Bloomberg数据,然后推送到邮件。

这种拿Bloomberg Terminal提升逼格的情况不仅仅在国内,华尔街也是如此。Bloomberg Terminal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在华尔街地位的强大象征。过去当一名I Banker被提拔到董事总经理职位时,会得到一套个人专属的Bloomberg Terminal作为一种待遇,尽管实际的数据处理是由做牛做马的Analyst完成的。是不是很类似国内大老板们满满的书柜?

Instant Bloomberg

Instant Bloomberg不管体验怎么样,凭借Bloomberg Terminal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这款IM,找人或者找人们,使用Instant Bloomberg是最快最方便的体验。(华尔街真的是一秒钟几十万或者几十亿上下)而且Instant Bloomberg集成在Terminal中,大家也真的不愿意再开一个窗口来单聊。

华尔街的“约炮”名言堪称“Just Bloomberg Me”,Instant Bloomberg如果在中国会不会也被牵连到各种打黄扫非的案件中?因为Instant Bloomberg实在太垄断和强大了,堪比Facebook(Facebook的LYR PE可是38x),所以说给Bloomberg更高的PE一点不过分。

而华尔街上的各大机构对于Bloomberg实在是又爱又恨,外界经常猜测其利用Instant Bloomberg里面的隐私信息套利。2014年10月,一家叫做Symphony的创业公司出现了,并将产品定位于替代Instant Bloomberg。在Symphony宣布成立时,十四家金融机构联合向 Symphony 注资 6600 万美元。2015年10月,Symphony 宣布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 10 亿美元,投资人很可能是Google。

Bloomberg Tradebook

旗下交易平台,为各类基金、投资机构及中介提供各类型金融产品的电子化交易服务。也是Bloomberg Terminal中的重要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全球大部分市场中大部分金融产品的交易。

Bloomberg News

新闻资讯生成的发动机,当初做这个产品从WSJ挖了不少人,是Bloomberg Terminal中的重要服务。对于一般非交易员来说,最熟悉的Bloomberg产品,可能当属Bloomberg News,因为国内的一些财经政治的八卦消息往往是Bloomberg News率先发布,堪称政界商界的天涯和豆瓣。能实现如此的消息灵通,依赖其分布在全球72个办公室的2,300名记者编辑。

Open Bloomberg

通过API的形式提供数据以及可编程接口。Bloomberg API支持多种程序,包括 Java、C、C++、.Net、COM 和 Perl,API 设计简洁,适用于低延迟的应用程序,是quant及有编程功底的trader的最爱。

其他的散货

Bloomberg Radio, Bloomberg TV, Bloomberg Markets, Bloomberg View, Bloomberg Government, 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

Bloomberg Beta,旗下VC投资部门

Business Week (Bloomberg L.P.在2009年从McGraw-Hill手中买下这本走下坡路的知名媒体)

……

出差旅行杀人越货必备品

当然除了上述的严肃功能,Bloomberg还提供了订酒店、买红酒(DINE)、购物(SHOP)以及搭讪等各种高级功能。比如输入命令行指令DINE和FLY指令,可快速检索本地餐厅和航班。如果输入POSH,就可以得到各种华尔街和各种金融街的纸醉金迷。下图是《华尔街之狼》的截图。

产品发展路径及策略总结

回顾Bloomberg整个的产品路径,虽然发生在30年前,但是不是很有如今的互联网创业的味道。

首先是发生在技术改变世界的变革期,并且出现巨型新市场,导致现有解决方案完全落后

其次是依靠提供数据分析及金融数据这个当年不起眼的生意起家,并把分析及数据服务做到极致,秒杀当时的各类竞品,所谓的一根针扎破天

然后依靠这个服务,把自己的客户端Bloomberg Terminal植入到尽可能多的C端用户手中

最后依托于这个客户端,尽可能多的展开,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数据以及衍生的服务(颇有QQ和360的风范),让用户把尽可能多的工作时间留在Bloomberg Terminal这个平台上,所谓得抢占用户的Eye Share

最终成为金融数据或者大数据中的一霸

目前Bloomberg Terminal占总收入的85%左右,整个公司的产品策略完全是以Bloomberg Terminal为平台来展开的,通过Bloomberg Terminal把数据及信息服务渗透到用户端。无论是各种数据提供还是交易,还是Bloomberg News,还是Instant Bloomberg,这些拳头产品及全都是无缝集成在Bloomberg Terminal中。


来源:知乎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