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大数据绝不只是供人娱乐

【数据猿导读】 2016春节最大的亮点就是各种红包了,意味着春节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而在大众娱乐的同时,大数据记录了这一切,商家也在这里找到了商机。红包狂欢背后的门道你发现了吗

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大数据绝不只是供人娱乐

大数据精准定位人们习惯 商家仔细发掘有“利”可图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网络红包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支付宝咻红包、微信摇红包、QQ抢红包等玩法丰富着广大用户春节期间的拜年、祝福方式,就在大众娱乐的同时,大家的习惯都被大数据悄悄地记载着,而这些都可以被商家转化成商机。

辽宁王姓人发红包最活跃

除夕当天,手机QQ红包收发总量一共达到42亿个,接近去年的7倍。辽宁人非常积极,排全国第17名。其中,辽宁人中姓“王”的人真正成为“红包王”,最爱发红包,姓刘和姓李的人紧跟其后。男女比例方面,辽宁男性比女性更爱红包,两者占比分别为50.58%和49.42%。

值得人注意的是,有一位35岁的沈阳女性在除夕夜一共发了620个红包,在省内最土豪。平均计算一下,除夕当天这位土豪每个小时要发出将近26个红包,3分钟就要发一个红包。

朝阳和铁岭人多出外务工

大数据同样可以根据大家发送红包的地点,监测出大家迁徙情况。

春节期间,沈阳用户密度比日常低得最多,也就是说平日在沈阳生活的人员大都是外乡人。而通过这个密度比较又能看出来,朝阳市春节期间用户密度骤然增加,可见朝阳地区出外务工人员在省内是最多的。随后是铁岭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等,最不爱出门务工的人员是盘锦人和大连人。

商家仔细发掘有“利”可图

分析师介绍,其实最早的网络红包是从2013年兴起的,但是最初仅用于电商促销,2014年和2015年通过社交软件引爆,而这时候大数据就开始形成,商机也随之出现了。

通过监测,网络红包中的货币电子红包、优惠券电子红包,有六七成的人明确表示,给他们带来快乐和便利,更有4.4%、4.5%的人离不开货币红包和优惠券红包。这些都决定了商户是否能准确掌握优惠发放的时机、针对的人群力度等。也可以通过细分数据定位发多少金额的红包最受人们欢迎,什么行业更适合发放优惠券,保证弹无虚发,真正借助网络红包扩大营销效果。


来源:东北新闻网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