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关借大数据“捕获”最大走私活体濒危龟案

【数据猿导读】 为了打击濒危动植物走私,上海海关多部门利用大数据联合成立风险分析小组,依托历史申报数据,多方面、深层次分析挖掘鲜活物的申报规律和特征,构建异常申报行为常态化监控模式,最成功的一次是查获以夹藏手法走私进境的龟类2000余只

上海海关借大数据“捕获”最大走私活体濒危龟案

今天从上海海关获悉,2015年11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申报品名为青蟹的货物中,查获以夹藏手法走私进境的龟类2000余只,其中包含白斑池龟、安布闭壳龟、猪鼻龟等濒危物种。该案系上海海关迄今为止在空运普货渠道查获的最大一起活体濒危龟类走私案。

据了解,2015年以来,上海海关多部门联合成立风险分析小组,依托历史申报数据,多方面、深层次分析挖掘鲜活物的申报规律和特征,构建异常申报行为常态化监控模式。海关工作人员运用该模式,编织立体防控网,重点分析评估濒危动植物走私风险。

2015年11月19日,上海某国际货运公司申报进口青蟹8箱、共计221千克,产地印度尼西亚。该票报关单过关时,即被预订式布控命中。当晚20点45分,现场关员对货物实施查验,查验过程中发现其中6箱夹藏有大量龟类生物。经清点,计安布闭壳龟1290只、猪鼻龟1002只、白斑池龟53只、红腹侧颈龟160只、锯缘圆龟30只。后经有关专家现场鉴定确认,该批乌龟确系濒危物种。其中,白斑池龟为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安布闭壳龟、猪鼻龟被列入CITES附录Ⅱ。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相关乌龟已移交上海市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转入指定动物园进行救治。

据统计,2015年上海海关严厉打击各类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全年共立案25起,缴获珍贵动植物及其制品约20.5吨、活体龟2000余只,切实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和边境保护职能。

除开展打击濒危动植物走私外,上海海关积极推进缉私办案模式改革,形成“现查查缉、移交线索、查办案件、反馈案情、指导布控”的高效打击链条,始终保持打私高压态势,先后破获洋垃圾、冰毒、枪支以及粮、棉、冻品在内的农产品等多起走私案。

作者:沈文敏 杨璐


来源:人民网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