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人物展】数新智能创始人兼CEO陈廷梁:以Data+AI筑底,破界反卷领航
陈廷梁 | 2025-09-01 21:56
【数据猿导读】 陈廷梁本文由数新智能创始人兼CEO陈廷梁投递并参与由数智猿×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共同推出的《2025中国数智化转型升级先锋人物》榜单/奖项评选。

陈廷梁
本文由数新智能创始人兼CEO陈廷梁投递并参与由数智猿×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共同推出的《2025中国数智化转型升级先锋人物》榜单/奖项评选。
在数字经济深度渗透的今天,企业数智化转型已绝非“可选项”,而是决定生存与发展的“生存题”。作为深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十余年的从业者,我始终认为: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Data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构企业生产力配置逻辑,最终实现从“经验驱动” 到“数据驱动”的范式革命——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流程与商业模式的系统性重构。
技术演进三阶段:
从效率筑基到智能创造的跃迁
回顾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历程,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始终遵循清晰的演进规律,可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且各阶段层层递进、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断升级:
工具替代阶段(2010-2018):以ERP、CRM等系统为代表,实现流程线上化与自动化,解决效率问题;
数据贯通阶段(2018-2023):通过数据中台、湖仓一体架构实现全域数据整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智能决策阶段(2023至今):基于大模型与AI智能体,实现业务决策的实时化、个性化与预测化,解决价值创造问题。
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从“数据贯通阶段”向“智能决策阶段”跃迁的关键期。以数新智能服务的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通过部署云数据平台与湖仓一体架构,其数据接入效率提升30%、数据准确率达95%,这正是Data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直接成果,也印证了跃迁阶段“数据筑基、智能提效”的核心逻辑。
企业数智化转型的 “双重困境”
尽管转型已成共识,但在服务数百家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企业仍被困于“边界固化”和“内卷消耗”两大核心矛盾,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拦路虎:
“边界固化”源于三重束缚:多数企业仍将数智化视为“效率工具”,而非“重塑商业模式的战略核心”,陷入“有数据无智慧、有技术无转型”的工具理性误区;部门间以 “KPI为墙”,数据共享率低,传统利益分配机制与数据资产价值严重错配;依赖单一云厂商或legacy系统,技术锁定导致无法灵活应对全球化布局与业务迭代需求。
不少企业陷入 “重建设、轻价值” 的内卷:要么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堆砌,投入巨额成本却无法解决实际业务痛点;要么在同质化竞争中重复 “数据囤积”“流程复刻”,资源内耗严重,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可见,“破界” 与“反卷”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必须攻克的“必答题”——破界是打破束缚的方法论,反卷是聚焦价值的落脚点,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向高质量转型。
数新智能的“破界反卷”方法论
作为数智化转型服务商,数新智能始终拒绝“大而全”的空泛方案,聚焦“小而美”的场景痛点,以“破界反卷”思维助力企业落地转型:
多数企业的转型误区,始于“认知局限”。我们通过业务访谈、业务数据复盘,帮助企业识别“将数智化当效率工具”“重技术轻业务”等思维误区,明确“数据驱动商业模式重构”的核心目标。针对“业务边界固化”,我们擅长“用数据链接资源”:通过“数据沙箱+资产确权”机制,建立数据使用的“成本分摊+收益分成”规则,推动部门间从数据壁垒到数据共享。
反卷的关键,是“不随大流、找痛点”。我们聚焦金融风控、制造质检、跨境电商等细分场景,打造“小而精”的解决方案。
构建Data+AI融合的数字底座
数智化转型的本质是“数据+AI”双轮驱动,而数据智能基础设施正是这一进程的 “地基”。数新智能自主研发的DataCyber平台,正是以“破界反卷”为核心逻辑打造的“数智化操作系统”。
以数新智能某央企客户为例,该集团旗下拥有十余家子公司,均设有独立的数据中心。为落实集团数智化转型战略,打破内部数据壁垒,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并通过数据赋能业务增长,集团构建了中心化的一站式数据开发治理平台,以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该集团在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两大痛点:1、旧平台掣肘战略:原有分散式数据平台技术陈旧、功能单一且稳定性差,严重阻碍集团数字化战略落地与数据价值释放。2、海量任务短时间迁移:需在半年内,将分散在10+子公司的8万+任务、15PB数据、15种异构数据源,零业务中断地统一纳管至集团中心化平台,支撑战略级目标。
基于数新智能CyberData多云统一任务纳管能力,为集团及子公司的数据管理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通过多云统一任务纳管能力,实现对子公司华为云、私有云、腾讯云等多云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依托一站式数据开发治理能力,达成集团数据的统一开发与治理,有力提升数据质量;借助数据资产管理功能,完成集团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与分类,促进集团内部资产共享;凭借数据迁移工具能力,保障集团与子公司8万余个任务的稳定迁移,全面满足数据管理各环节需求。
该项目实施后,也达成了显著成果:
破除壁垒,全局洞察:打破10+子公司数据孤岛,实现全集团数据互联互通,释放海量数据价值。
精准决策,敏捷响应:建立统一、可信的数据资产底座,支撑管理层进行基于数据的精准战略决策,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赋能业务,创新增长: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与分析,直接赋能各业务线(如精准营销、智能风控、供应链优化),孵化新业务模式,实现可量化的业务增长与降本增效。
零中断迁移,业务无忧:确保15PB数据、8万+任务在半年内平滑、安全迁移,业务连续性100%保障,消除核心业务停摆风险。
统一治理,降本提效:集中化平台显著降低分散运维成本,统一数据标准与质量管控,大幅提升数据开发、治理与应用效率。
平台即资产,支撑未来:构建高可靠、可扩展的现代化数据平台,为未来AI应用、实时分析等前沿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支撑集团长期数字化战略。
数智化转型的中国方案
中国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既不能照搬西方“技术优先”的模式,也不能陷入“技术崇拜”的误区——其核心是构建“数据驱动、场景牵引、生态协同”的本土化路径。
以数据智能基础设施为底座:依托DataCyber一站式多云原生数智平台,夯实数据资产化、AI工程化、多云协同的根基,解决“数据不通、AI不落地”的核心问题;
以生态协同为外延:联合云厂商、行业伙伴、科研机构,构建“共生共赢”的生态——如数新智能各类厂商、高校机构的合作,既解决技术落地问题,又培养 “T型人才”(懂业务+懂数据+懂AI),为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这一进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数新智能始终秉持“让数据智能服务人人”的理念。我们坚信:中国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而是基于本土实践的创新重构;未来,唯有坚持“破界反卷”,打破思维、业务、技术的束缚,聚焦价值创造,才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赢得主动权。
数智化转型的中国故事,已不再是“单点突破”的尝试,而是“系统变革”的浪潮——更多企业的加入,将共同书写中国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未来。
·申报人“陈廷梁”简介:
陈廷梁(花名:王贲),数新智能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内去IOE的先行者,2009年主导搭建盛大Hadoop大数据平台,为行业早期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后加入阿里,任阿里云大数据平台研发总监、阿里云产品委员会与架构组成员,任期内负责阿里机器学习平台PAI的研发工作,并主导完成了御膳房/数加平台/DataWorks云数仓、数据平台等核心平台的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2020年创办数新智能,公司聚焦一站式多云AI原生数智平台和数据价值流通。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包括赛博数据平台CyberData、赛博智能平台CyberAI、赛博数智引擎CyberEngine、CyberGPT一体机,共同构建了⼀个覆盖数据开发、AI训练、算力调度、私有化部署全链路的完整生态系统。2022年,数新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在产业与学术结合方面,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校友会副会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研发联合体,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数据法律监督多元融合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课题,在大数据与法律监督融合应用取得突破;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立联合研发中心,致力于推动产学研融合与人才培育。
2023年,个人荣获杭州创投协会颁发的“新锐创业之星”称号;其所创立的数新智能先后斩获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资质认定,其核心产品CyberData获得2024年浙江省国内首版次软件产品认证,并连续获得Gartner、IDC、中国信通院等权威机构的多项重磅奖项,在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中屡获权威认可。
来源:数据猿
刷新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不容错过的资讯
大家都在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