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云,不要止步于优秀

【数据猿导读】 阿里云曾经很卓越,现在却正在“沦为优秀”,这并不是好事。经济实力上阿里超过华为,但进军关键技术领域的决心,华为远比阿里坚定……

阿里云,不要止步于优秀

如果要在中国云计算市场找一个典型代表,毫无疑问是阿里云。在大家对云计算还看不见、看不懂的时候,阿里巴巴敢于重金押注云计算赛道,这不仅需要非凡的战略远见,也需要很大的魄力。

正如马云所言,“有些人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有些人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一个公司的抉择,往往来自于其领导者的战略远见。现在,云计算的重要性被大家熟知。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在2010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三个人,分别发表了关于云计算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他们的认知,决定了这三家公司未来几年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抉择,也决定了其能够取得的成就。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1

总体来看,对于当时的云计算,马化腾是看不见,李彦宏是看不起。马化腾认为,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后,云计算才有可能,现在做云计算还太早。李彦宏则表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只有马云相信并看见了,“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在马云看来,云计算是关乎阿里巴巴生死存亡的大事。

应该说,阿里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初期阶段,阿里云可谓以一己之力肩负着中国云计算产业向前发展的使命,大幅缩小了中国与美国云计算的差距。

阿里云的发展,对于中国的整个云计算都有深远的意义,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树立标杆,教育市场

阿里云的成功,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观望。只有看到有成功的先例之后,其他企业才会纷纷进场。在刚开始那段不被理解的岁月中,阿里云坚持了下来,这对中国云计算意义重大。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阿里云失败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至少会再延后几年时间。腾讯云、百度云、京东云、金山云,甚至华为云(还可点击阅读:UCloud、青云、七牛云)某种程度上都是受到了阿里云的“刺激”,才纷纷押注云计算的。即使到现在,阿里云也是其他云厂商赶超的目标。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2

云计算是什么,怎么做,并没有标准的答案。阿里云摸着石头过河,其他云厂商则摸着阿里云过河。阿里云起到了教育市场的作用,像其他厂商展示了怎么做云计算。

放眼全球,在云计算领域发展最好的就是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欧洲总体上是比较薄弱的,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更没什么存在感。这与互联网领域的全球格局有点类似,美国是老大,中国屈居第二。美国是第一梯队,中国是第二梯队,其他所有国家是第三梯队。中国虽然与美国有很大差距,但在奋力赶超。

去IOE,引领信息产业国产化

曾几何时,中国IT领域横亘着三座大山——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这三座大山压在中国软硬件产业身上,吸干了大部分的利润。

阿里云很早就打出了去IOE的大旗,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阿里巴巴去IOE主要是为了其商业利益,毕竟当时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吃掉了电商的大部分利润,阿里不甘于“给IOE打工”。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3

从客观上来看,阿里巴巴的成功让中国大量的服务器厂商、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厂商、存储厂商看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希望。

在去IOE方面,阿里云成就最为辉煌的是数据库。2013年7月10日,淘宝核心系统中的最后一台Oracle数据库下线。之后,阿里云在数据库领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依据Gartner公布的2020年度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评估结果,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数据库第一阵营——领导者(LEADERS)象限。目前,在云数据库领域,阿里云位列全球前三,国内第一。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4

在技术上,阿里云的数据库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被誉为“数据库分析场景珠穆朗玛峰”的TPC-DS基准测试中,阿里云自研的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性能指标达到了1489万,刷新世界纪录。数据库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即使是数据库老大Oracle都在竭尽全力云化,而阿里推出的云数据库具备一定优势,有望在云数据库领域弯道超车。

当然,阿里云数据库到底能不能超过Oracle,还有待验证。近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45 亿元的数据库项目就只给了Oracle,给出的理由也是该行多个核心生产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已经无法替换。国产数据库,依然任重道远。

从多个角度来看,阿里云无疑都是中国云计算市场最优秀的选手。但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国内云计算的龙头,绝对不该止步于优秀,它的使命应该是突破云计算的天花板,带领中国云计算产业拓展新的疆域。

阿里云曾经很卓越,现在却正在“沦为优秀”,这并不是好事。

根据Gartner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0年,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3.7%涨至2020年的9.5%,已经稳稳超过谷歌云,进一步巩固了“3A”阵营。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5

但是,阿里云的发展势头正在放缓。近一两年,其营收增速在逐步降低。在2020年第四季度,其增速甚至掉到了37.2%,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知道,阿里云的体量还只有AWS的四分之一,微软云Azure的一半。依据微软的财报,其2020年第四季度Azure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7%,还要高过阿里云。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6

另一方面,阿里云在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盈利了,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在云计算这个赛道,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把规模做上去才更有价值。更好的做法是通过战略性亏损,加大对云计算领域的投入。谷歌云2020年就亏损了56亿美元(高于2018/2019财年的43/46亿美元),谷歌云真的不如阿里云么?我看未必。以目前的资源投入规模,谷歌云超过阿里云只是时间问题。

阿里巴巴作为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在营收和利润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的几个互联网巨头相提并论了。但是,在研发投入上还差的很远。2020年阿里巴巴营收超过5000亿元,利润接近1500亿元。

“留着那么多利润干什么?现在正是战略投入的关键时期啊,尤其是像云计算这样的关键领域更需要大量的投入。把云计算做起来,远比搞社区团购或者视频更有意义。阿里巴巴每年在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上亏损几十亿,却要向云计算上要利润?这是一个有志向的科技企业应该做的事吗?”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在数据猿撰写这篇稿件时发出的感慨。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7

云计算领域,并不是不需要花钱了。相反,现在正是需要加大对云计算投入的时候。总体来看,云计算厂商需要投入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买更多的服务器,建更多的数据中心;另一个是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设数据中心是基本操作,下面我们重点讨论技术研发投入。

如果把云计算比作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中国云计算厂商需要做的,除了提升“车速”外,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高速路上“换轮胎”。

云计算厂商的核心资产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核心是服务器,服务器的核心则是芯片、操作系统。作为云计算头部企业,不仅要扩建数据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在服务器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有所突破,这件事情是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价值最大的。

如果不能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取得突破,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里面,芯片依然属于英特尔、AMD、英伟达,操作系统依然属于微软,那阿里云跟联想有什么区别?联想是将美国企业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拿来组装成电脑,阿里云就是把美国企业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拿过来组装成服务器?

即使从商业角度考虑,头部云计算厂商自研芯片、操作系统也是必要的。投资1000亿建的数据中心大部分成本都是服务器,而服务器的主要成本则是芯片和操作系统。1000亿营收,美国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企业就要拿走几百亿。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8

在这里,我们展开来讨论一下所谓的“贸工技”和“技工贸”的问题。

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就掀起了“贸工技”、“技工贸”大讨论。贸工技是没有问题的,任何企业都不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积累了足够资本之后才有钱投入技术研发,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本质上,华为就是走的“贸工技”路线。刚开始华为也只是一个香港公司的代理商,帮别人卖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后来不断把从市场上赚到的钱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实现了技术的引领。

很多企业打着贸工技的口号,实际走的却是“贸工贸”的路子。大部分企业达到了“仓廪实”之后,还一门心思想着让“仓廪更实”,而把“知礼节”这件事抛诸脑后了。联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贸工技的精髓是在通过“贸”来带动“工”和“技”,但联想却一直停留在“贸”的阶段,没有决心去攻克“技”的高峰。

对于联想的竞争策略,柳传志有一段经典的描述,他说联想的经营理念就是“行走50米安营扎寨,然后继续前进”。这其实没什么问题,稳扎稳打是应该的。联想的问题是行走50米安营扎寨之后,他就在那不动了,没有继续前进。安营扎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出发,而不是就一直呆在那里了。联想通过PC组装获取营收和利润之后,就应该想着在产业链上更进一步,慢慢在核心零部件上实现部分替换,而不是永远停留在组装厂的阶段。

科技行业不比白酒,只要做好“浓香型、“酱香型”,成为茅台就可以一本万利了。科技行业发展如此迅速,行动慢一点都会被时代抛下车。当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的成功都是要面临巨大风险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于人如此,对于企业也是如此。无外乎,闯关成功的华为现在成为民族脊梁,停留在组装厂阶段的联想,则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帝良心”。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9

中国在IT产业中,一直面临“缺芯少魂”的问题,长期被美国卡脖子。云计算是对IT产业的根本变革,将重构整个产业链条。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计算、存储等功能将更多转移到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相应的,云端服务器上的芯片、操作系统,将逐步替换终端的芯片、操作系统。谁掌握了云端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谁就掌握了云计算的命脉。

如果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厂商,在云端芯片、操作系统上不能取得突破,依然被美国的英特尔、AMD、英伟达、微软等企业把持,那中国在信息产业被美国卡脖子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我们就浪费了云计算带来的历史机遇。

而且,留给中国云计算厂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美国的英特尔、英伟达、微软等企业也在大力发展云计算业务。以英特尔为例,依据其2020年二季度财报,其数据中心收入增长34%,其中云服务提供商收入增长高达47%。与之相比,英特尔以PC为中心的收入增长只有7%。可以看见,英特尔也在全面向云转型。在AI芯片方面,英伟达也进展迅速。依据英伟达财报,其2021年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超过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0%。此外,亚马逊、微软、甲骨文、戴尔、IBM云、VMware等纷纷与AMD合作推出其云端芯片产品。在操作系统领域,微软依然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在完成去IOE之后,云厂商还需要逐步实现去IAMW(英特尔、AMD、英伟达、微软)。这是一场硬仗,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目前,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存在感还很弱。虽然阿里平头哥玄铁系列嵌入式CPU取得一定的成果。玄铁CPU实现了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及配套工具链的创新突破,并且量产超20亿颗。但是,阿里在芯片研发上的技术储备还是很不够,要在服务器芯片上实现对英特尔、英伟达的大规模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正是阿里应该重兵投入的地方。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10

这个时候,阿里云如果放松了研发投入,增速降下来,并开始追求利润。阿里云依然会很优秀,并且会长期占据中国市场的头把交椅,但这样的阿里云已经不再卓越了。不要止步于优秀,要追求卓越,卓越方能成就伟大。从这个角度,更看好华为云。虽然目前华为云在营收上与阿里云还有很大差距,但在芯片、操作系统的掌控方面,华为明显要优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日子可比华为要滋润多了。2020年,华为营收89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阿里巴巴2020年营收5097亿元,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增长74.9%。

阿里云_数据猿_云计算-11 

阿里巴巴的利润是华为的两倍多,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还在快速增长,而华为由于美国的打压还在艰难求生。更有钱的阿里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却远不如华为。这让我们想到了当初华为与联想的竞争,刚开始联想在营收和利润上也是超过华为的,但联想停留在组装厂的阶段,华为则继续往核心技术领域前进。现在回过头来看,联想已经被华为远远的甩在后面了。阿里要做下一个华为,而不是下一个联想。

经济实力上阿里超过华为,但进军关键技术领域的决心,华为远比阿里坚定。在被美国制裁的情况下,华为的研发投入反而加大了。相继推出鲲鹏、昇腾芯片,鸿蒙操作系统,MindSpore AI开发框架。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投入几千人研发激光雷达、几千人研发自动驾驶。在手机业务面临危机的时候,华为依然没有放弃海思芯片。华为董事陈黎芳透露,海思部门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要知道,海思 2020 年员工数超过 7000 人,光是人力成本,每年都要几十亿元,这对于任何公司都是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

现在的阿里巴巴,兵多将广,粮草丰茂,正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大好时机。云计算就是阿里巴巴最好的突破口。阿里云不仅要做大云计算的规模,而且要在高速路上换轮胎,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去IAMW(英特尔、AMD、英伟达、微软)。这样的阿里云,才更值得尊敬。

期待阿里在核心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与华为组成“双子星”,彻底解决中国“缺芯少魂”的问题。

文:凝视深空 / 数据猿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年度榜单】2020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产品丨数据猿·金猿榜
【年度榜单】2020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产品丨数据猿·金猿榜
【报名】数据猿与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推出“行业盘点季之数智化转型升级”大型主题策划活动
【报名】数据猿与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推出“行业盘点季之数智化转...
数据猿专访强生医疗医美事业部商业创新负责人裴兴:后流量思维时代,医美行业迎来数字化大变局
数据猿专访强生医疗医美事业部商业创新负责人裴兴:后流量思维时...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