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的案件3天内告破,江苏公安用大数据增强百姓安全感

【数据猿导读】 江苏公安以此为基础,于2017年底启动以“在线融合、智能应用、预测预判、精准服务”为标志的智慧警务建设。其中,各类数据的深入汇集融合是第一步

70%的案件3天内告破,江苏公安用大数据增强百姓安全感

目前在公安业务中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应用、综合应用和高端应用,促使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就需要对数据的大开发,通过使用数学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各类数据背后所蕴涵的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研判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此来服务打防管控等现实斗争。以江苏省智慧警务建设为例,大数据正为江苏“智慧警务”开启“惠警利民”的强大引擎。“来能报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成为江苏“智慧警务”建设的新目标。

数据是科学的度量、知识的来源。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这对公安机关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此,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提升公安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目前在公安业务中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应用、综合应用和高端应用,促使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就需要对数据的大开发,通过使用数学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各类数据背后所蕴涵的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研判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此来服务打防管控等现实斗争。

以江苏省智慧警务建设为例,大数据正为江苏“智慧警务”开启“惠警利民”的强大引擎。“来能报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成为江苏“智慧警务”建设的新目标。

早在2014年,江苏就全面启动警务大数据工程建设。这是从江苏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研判各种因素后的必然要求,江苏省掀起“头脑风暴”,实现现代科技与警务机制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提高打击犯罪快速破案能力和对各类风险的化解、管控能力,不断推进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个与现代科技潮流和警务趋势相适应的大数据平台在江苏基本建成。江苏公安以此为基础,于2017年底启动以“在线融合、智能应用、预测预判、精准服务”为标志的智慧警务建设。其中,各类数据的深入汇集融合是第一步。

在江苏,每天从无数个社会单元,通过科技化手段把海量数据汇入各级公安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除此之外,社保、计生、就业、旅(出)行、水电气和流动人口的基础信息等社会大数据,以及通过服务交换、市场购买、合作建设等各种途径汇聚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变为警务大数据,仅江苏省公安厅就与多家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协作。

到目前为止,江苏公安大数据池已汇聚融合1200多类近8000亿条各种资源数据,并且每天以1.1亿条的数量增加,警情案件、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各类关键数据基本到位,多元采集框架基本形成。据悉,到2018年底,江苏将实现各类数据更深层次的在线融合应用。

85%以上刑事案件靠大数据“掌眼”侦破

拥有池中在线的海量数据,只有在实战与服务中用起来,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江苏公安在建设大数据平台时就已不断尝试各种智能应用,开展预测预判,指导实战。

适应大数据平台和智慧警务建设的需求,江苏省公安厅全面升级大数据指挥服务体系,2016年下半年起,省、市、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改名为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率先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徐亚中说,大数据服务中心和各警种部门根据实战,灵活开发各种智能应用模型,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为打防管控实战提供精确指引。一线民警在执法执勤中可以随时随地得到高效精确有力的响应支援,背后有靠山、心中有底气。

比如,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曾依托大数据,对通讯网络诈骗受害人进行分析。原本以为,老年人是这类犯罪的主要受害群体,结果发现并非如此。通过大数据建立模块研判发现,老年人因在家时间长,是电话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而中青年人日常上网多,是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对象。基于这样的研判结果,江苏各地警方及时调整防范策略,遏制住了这类犯罪的多发态势。同时建成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实现精准获取、实时推送、快速封堵一体化流程,日均拦截诈骗网址186万次,成功率达98%以上。

基于在线大数据建立的各种打击犯罪平台,更成为基层民警侦查办案的“撒手锏”。据了解,目前江苏各地警方依据大数据研发出众多战法模型,比如对漂白身份逃犯的追逃战法,对被盗车辆的轨迹追踪战法,对命案犯罪嫌疑人的侦查战法等,都取得了极大实战成果。据统计,江苏每年有85%以上的刑事案件依靠大数据应用平台“掌眼”侦破,命案侦破时间由过去的经年累月缩短到如今的以天计算,其中70%不超3天就告破,老百姓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随着对在线大数据智能应用的不断拓展深入,江苏公安指挥服务机制也发生根本性变革,各地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由过去被动反应式变成超前主动式工作,从单纯110接警、派警,变成了集数据、情报、指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预知预警、防控风险成为主要任务。

在线办理成常态,警务方式在改变

江苏公安“智慧警务”建设“惠警利民”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智慧警务建设的核心,就是把民警的需求、百姓的愿望与江苏大数据成果连接起来,实现支撑民警实战的应用零距离,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全省公安民警和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安大数据的红利。

现在江苏公安95%以上业务在信息化平台上运行,95%以上民警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00%案件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监督。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这个'大脑中枢'通过不同的智能应用模块,对海量数据进行运算预判,将有价值的预警信息推送给民警,在增强现实战斗力的同时改变了民警的警务方式。

有了“智慧警务”的精准信息推送,出警变得越来越主动。依托警务大数据资源,江苏公安还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倾力打造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新模式,回应社会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新期盼。

了解到,这两年,江苏公安结合大数据平台智能应用,参与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开展接访下访、推动社会组织开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在重大安保任务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实现大数据互融互通,为相关部门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

据统计,江苏省公安厅向省人社厅提供死亡注销人员数据,筛选出100余名已死亡仍在领取社保金的人员,为国家每年避免损失600多万元;向江苏省信用办提供企业行政处罚、旅馆特种行业行政许可证审批(变更)等6类数据近3000万条,为构建全省信用体系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有了警务大数据的智能应用,中央“放管服”改革在江苏不断推向深入,成为“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制胜法宝。据了解,江苏公安利用警务大数据建成服务“旗舰店”和“微警务”集群,将户口迁移、车管缴费、护照办理等163项权力事项和68项服务事项在网上运行,推出“手机110”“手机车管所”“手机签证官”等移动端便民服务。到目前,江苏公安有近一半的服务事项在网上全流程、不见面办结,累计提供服务3000多万次,公安服务窗口排队量减少1/3。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江苏省公安厅与10多家政府部门数据联通,杜绝'证明我妈是我妈'等奇葩证明。利用大数据,先后向江苏省卫生厅、人社厅提供了二代身份证照片核查服务,减少人像照片二次采集4000余万人次,为群众节约办卡办证成本8亿多元。综合测算,受益于江苏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全省群众办事要少跑约一半的路程。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旅游交通大数据——大众旅游时代的“富矿”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张涵诚:大数据招商平台可推动地方供给侧改革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