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大数据创业要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

【数据猿导读】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称,不论是医疗、金融、工业还是服务业,未来都需要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协同并进,它们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而对于大数据公司来说,蓝驰更加看重拥有实际应用场景,并且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的公司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大数据创业要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

来源:数据猿 记者:春夏

2014年,外卖、旅游、教育等众多O2O互联网创业项目受到资本的热捧,可以说是站在了行业的风口上。但在2015年,这些项目融资时遭遇挫折,甚至很多都倒闭了。可以说,不论是之前的团购、O2O,还是P2P,都是由大火到跟风,然后出现断崖式的下降过程,行业无一不是呈现周期性的发展规律。

这样看来,互联网创业到底应不应该跟风呢?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告诉数据猿记者,跟风不是重点,很多所谓的O2O项目就和如今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项目一样,都是标签。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不应该用标签衡量项目,而是要回归商业本质,解决用户痛点、找到盈利模式才是关键。

BlueRun Ventures(蓝驰创投)始于1998年,是PayPal、Waze、Kabbage、Banjo等优秀公司的首轮投资者。蓝驰创投于2005年进入中国,最新一期募集了总额超过5亿美金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是赶集网、美丽说、PPTV、唱吧、趣店(原名趣分期)等公司的首轮投资者。朱天宇作为蓝驰创投合伙人之一,主要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领域,投资案例包括趣店、唱吧、美丽说、绿湾等。

朱天宇称,不论是医疗、金融、零售、工业还是服务业,未来都需要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协同并进,它们是开启未来的钥匙,也是蓝驰创投投资的重要方向。而对于大数据公司来说,蓝驰更加看重拥有实际应用场景,并且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的公司。

数据猿记者:如今,蓝驰创投已经有了众多明星项目的投资案例,未来会在哪些领域进行布局?您更看好哪些方向?

朱天宇:

蓝驰创投于2005年进入中国,一直聚焦于天使轮到A轮的早期项目,致力于做创业者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我在2009年加入蓝驰,此前曾先后在网易、百度负责并购投资和战略合作方面的业务,加入蓝驰之后主导了趣分期、唱吧、美丽说、绿湾等项目的首轮融资,现在主要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项目。

从互联网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变化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路由器、局域网以及浏览器等基础工具上,与之相应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基于广泛的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这是一条已经在美国市场得到验证的发展路径,也是我们确定的投资方向。

随着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变化,芯片、算法分析处理数据的价值开始释放出来。在过去一年,Nvidia的股价涨幅超过200%;孙正义带领的软银用320亿美元收购ARM;AlphaGo一次次在围棋对弈中获胜;谷歌发布开源的Tensorflow……

一系列现象背后,外界开始宣扬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但在蓝驰看来,AI不是风口,AI只是标签。我们更加看重这个标签从芯片到算法再到工程创新带来的新一代高级算力,将如何应用到有痛点需求的实用场景中,并有人为此买单。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从2011年开始布局,先后投资了云计算基础服务企业青云和EasyStack,又在各个细分领域投资了一系列拥有应用场景,并且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的创业公司,比如聚焦于政府、金融等行业的大数据公司绿湾,做医疗影像识别的汇医慧影等。

值的注意的是,每一波创新周期都是由to B项目先行发展起来,再逐渐过渡到to C的消费级市场。因为企业端的市场行为更趋于理性,只要你的产品能切实满足需求、创造价值,就会有企业愿意买单,创业者也可以由此积累自身的造血能力。因此,企业级服务也是我们目前积极关注的方向。

作为投资人,我们一直在寻找和定义颠覆性要素。就像过去二十年,鼠标键盘的交互方式开启了PC时代,触屏交互引爆移动互联网。与此同时,信息与信息的连接产生了网页、搜索引擎;人与人的连接产生社交;人与信息连接产生电商。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慢慢消失,我们站在创新周期的交汇处,可以设想一下未来可能出现的交互方式,比如语音、身体语言,还有AR/VR的呈现形态,同时未来也会出现人与设备的连接、设备与设备的连接。未来衡量一个空间智能程度的标准可能是传感器的密度,而底层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催生新的应用场景,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

数据猿记者: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投资机构,一种属于先看偏好的行业,再找投资方向;另一种属于只要项目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不管它属于哪类行业都可以进行投资。蓝驰创投属于哪种呢?

朱天宇:

蓝驰一直以来秉持着行业研究驱动的精品投资策略。但作为早期项目的投资者,我们也看中团队和创始人本身的素质、能力。其实,看人和看事是两条不可分割的并行轨迹。

作为早期项目的投资者,选人一直是最关键的决策要素,投资趣店(原名趣分期)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投这个项目之前,和趣店创始人罗敏已经认识四五年了,他是个连续创业者,在那四五年时间里,他每做一个职业选择或者每有一个创业方向,都会来跟我聊聊,但是我始终没有投资他的项目,这是基于大方向的判断。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比如他的格局和视野。而且他的核心团队一直不离不弃跟着他,这也印证了这个人本身的管理能力。所以当他带着趣分期项目来找我时,我们只聊了半个小时就决定投资了。因为我们已经对消费金融行业观察研究了很久,基于对行业的分析和了解,让我们迅速做出判断。

所以,深入的行业观察很重要。要知道,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希望得到来自相同视野层面的交流和沟通。而我们作为早期投资人,除了资金支持以外,更多是基于行业发展、公司策略的角度思考,从专业层面帮助创业者延展视野,给予其支持和陪伴。

比如,我们在2015年6月投资大数据公司绿湾时,他们只是十几个人的团队,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公司也没有收入。往往处在这个阶段的创业者最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做的方向到底对不对,这时候投资人给予的肯定也会帮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如今绿湾收入规模已经过亿,现在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更是涨了10倍以上。

要谈人工智能,首先要退半步找到大数据,绿湾就是我说的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的典型代表。它以优异的技术服务获得来自商业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大数据集,并提供较强定价权的数据服务,一边形成造血能力,一边滚动增加自身数据规模。同时,邀请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的技术高手竞相加盟绿湾,就是为了能够在外人难以想象的第三方数据规模、类型基础上大显身手,摘取以图谱搜索技术为代表的“皇冠上的明珠”。

数据猿记者:近两年,“资本寒冬论”喧嚣尘上,项目融资愈发困难,您是如何看待“资本寒冬”的?之前不管是外卖、旅游,还是教育等O2O项目,很多迎风口而上的创业团队都倒下了,那么您认为创业者应该跟风吗?您认为目前的风口是什么?

朱天宇:

在蓝驰看来,我们不认为这两年是资本寒冬。只是相对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那段时间,现在的投资更加趋于理性了。

蓝驰作为一家从硅谷起源,有着将近20年投资经验的投资机构,我们经历过互联网泡沫,也经历过金融危机。所以在2014年下半年,我们感受到创投圈的热度和疯狂后,便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投资节奏,到2016年整个投资市场跌入冰点时,我们反而加快了投资速度。

跟风并不是重点。很多所谓的O2O项目就和如今的AI一样,都是标签。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不应该用标签衡量项目,而是要回归商业本质,你做的事情解决了用户的哪些痛点需求、是否有规模化的解决方案、是否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如果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跟不跟风还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目前关注的方向是沿着下一波创新周期里新的交互方式和连接方式去思考的,这不是所谓的“风口”,而是基于我们自身的行业经验和分析做出的判断。

数据猿记者:目前蓝驰比较关注企业服务领域,也投资了一些大数据公司。您是如何看待如今火爆的大数据行业的?

朱天宇:

目前,大数据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

首先是“从-1到0”,大数据创业在中国首先面临着数据冷启动问题,创业者需要卷起袖子,先从一些苦活累活干起,帮助企业把数据整理、搜集起来。如果数据都收不上,更别谈大数据了;

其次是“场景”,创业者要找到大数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不能结合用户需求就赚不到钱,只有利用数据分析问题、预测结果,才对用户有价值;

第三是“定价权”,这点与前两个关键词是连接、渐进的,当你获得了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数据,并且对你服务的场景足够了解,这些数据才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他们也愿意付费,这将决定公司的商业模式。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寻找那些拥有实际应用场景,并且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赚数据的公司。(本文记者春夏 微信:1101862984)

来源:数据猿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MIT训练出了一只变态、罪恶、极度阴暗的人工智能——诺曼
MIT训练出了一只变态、罪恶、极度阴暗的人工智能——诺曼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据”智慧丨数据猿新冠战“疫”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疾控AI分析平台WDCIP——以科技力量贡献“大数...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OSCA 2016 最佳应用评选
运营新玩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