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人才回流 中国人工智能(AI)崛起

【数据猿导读】 如今,人工智能从起步转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并成为了全球科技巨头新的战略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科技力量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海外精英回流已成大势所趋。

海外人才回流 中国人工智能(AI)崛起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ai)概念正式确立。

如今,人工智能从起步转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并成为了全球科技巨头新的战略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科技力量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海外精英回流已成大势所趋。

在ai领域,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正在激烈展开。基于ai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巨头公司和草根公司一样面临着ai的冲击考验。

海外人才回流

2016年,美国白宫在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报告》中提到,2013年~2015年sci收录的人工智能方向的论文里涉及深度学习的论文数量增长了约六倍。在sci的统计数字中,中国在深度学习方面的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论文的引用(文章至少被引用一次)的数量均在2014年对美国实现反超并大幅度领先其他国家。

不仅仅是论文数量,ai人才的储备和流向也出现了新趋势。

领英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超过85万,高居榜首。华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正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领英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全球的华人ai技术人才占全球ai技术人才总数的6.5%左右,华人技术人才占比最高的是新加坡(29.4%)、加拿大(10.2%)、澳大利亚(8.5%)、美国(7.9%)和德国(2.7%)。

“我们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6年有海外(ai)教育背景经历的留学生,毕业之后回国工作的比例年均增长率超过14%。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曾经在海外企业工作又回国的有多少呢 年均增长率是10%,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有经验的人士流回国内。”领英中国技术副总裁王迪说。

“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因为现在整个市场上缺乏ai人才,就会造成人才从创造价值少的地方流动到创造价值大的地方。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还是要进一步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出乎意料的是,中国ai人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学院派”。截至2010年,中国有10%左右的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曾在高校或研究所工作过,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此后流入企业。相比中国,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曾在高校或研究所工作的人数占比超过25%。

“现在我们还在ai的早期阶段,ai高手属于稀缺人才,ai人才一旦多了之后,像你现在看到的编程人员一样多,那就不会出现ai人才稀缺的问题了。”宋继强说。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人才结构还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信息技术行业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只占15%左右,而美国以超过70%的超高比例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ai行业细分领域来看,基础层(包括软件算法、机器学习等)的人才需求量大,目前处于技术快速发展突破瓶颈阶段。从技术层看,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对人才需求较大,而应用层最需要人才的是处于风口的机器人行业。

bat助推

在互联网时代的上半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全部由美国引领,中国正尝试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ai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第一是计算力已经达到了(要求),第二是数据的洪流,第三是深度学习的算法。”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部总经理、英特尔创新加速器总负责人李德胜说。

正如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向第一财经记者所言,“现在绝对是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好时机,全行业都在向ai转型”。

当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和百度的无人驾驶车辆驶向2017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时,“all-in”战略显得更加激动人心。

百度大脑是百度云的核心引擎,云为百度大脑提供了神经元和数据训练源,百度大脑则通过云向各类产业输出服务。百度系全线ai产品还包括,智能语音交互系统dueros、自动驾驶平台apollo等。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榜样的力量#寻找新冠战“疫”,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先锋力量丨数据猿公益策划
#榜样的力量#寻找新冠战“疫”,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先锋力量丨数...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数据智能 无限未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
CCPA与全球消费者隐私保护对中国出海企业意味着什么?
CCPA与全球消费者隐私保护对中国出海企业意味着什么?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