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斯本会议签署全球首个5G标准

【数据猿导读】 负责制订全球通讯技术标准的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12月18日~12月2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并正式签署通过了第一版 5G NR 标准。

里斯本会议签署全球首个5G标准

负责制订全球通讯技术标准的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12月18日~12月2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并正式签署通过了第一版 5G NR 标准。此次出炉的5G NR将涵盖低中高频频段,其中包括低于1GHz的频段,如600MHz~700MHz,也包括最高达到50GHz的频段,其中包括3.5GHz或者是28GHz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首项 5G 标准落地,可以预期的是,将会掀起一波 5G 投资热潮的讨论。 这其中包括电信运营商的 5G 投资计划,以及顺应 5G 网络建设所带动的相关应用服务,甚至包括新一代 5G 手机终端上下游产业链,都可能会因为第一版 5G 标准正式确立,而开始让市场有更多对于 5G 未来商机的联想与期待。

5G_无人车_标准-1

图丨 3GPP 5G 标准制定进度变化,2017 年 12 月 20 日召开的工作会议确立 Release 15 为第一版 NSA 5G 标准。

只不过,在看似即将点火升温的 5G 商机热潮背后,却存在着缺乏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 的尴尬现实,相较于对 5G 未来愿景的丰满期待,到底有哪些应用需求是非 5G 不可,却是许多人心底惴惴不安的的疑虑,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5G 是未来,但 5G 可以拿来怎么用,却没有太多人讲得出来,特别是那些非“ 5G”不可的应用。

对此,拥有数十年电信运营经验、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达闼科技创始人黄晓庆对DT君表示, 5G 并非没有杀手级应用,当前在中国遍地开花的 AI,就是 5G 未来杀手级应用的答案。

2015年, 黄晓庆创业成立了达闼科技,刚于日前入选 CB Insights 全球 AI 百强,而黄晓庆在创业之初所想的事情, 不只是单一的 AI 技术或应用,而是整合 5G 移动网络、私有云、软件定义网络架构(SDN)中的网络切片技术(Network Slicing)、虚拟机(VM)等等技术环节,打造一个 AI 运营服务平台。

他指出,既有的终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 AI,因为所有的 AI 意识认知能力都必须要回到云端运算处理, 云端才是 AI 应用的大脑所在,既有的终端只能提供感知能力,对比于大脑,终端就是器官的角色,用以感知与执行,但真正的思考运算都必须通过网络联网至云端完成。

5G_无人车_标准-2

3GPP里斯本会议

中国AI应用将站在巨人肩膀上大步超前

从此次 3GPP 在里斯本所举办的会议结果来看,这一版 3GPP 冻结技术标准讨论,拍板确立推出的 5G 标准,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化 5G 标准,而是所谓的 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5G 标 准。 所谓的非独立组网 5G 标准,简单讲, 就是 以既有 4G LTE 网络为基础,整合支持多个高低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接取技术 5GNR 技术标准。

这其实是 3GPP 破天荒第一次推出一个不是全新组网架构的技术标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全球大部分运营商都不想在这个时点上立即投资建设全新的 5G 网络,因为在当前 4G 网络架构下,即使投资建设新的 5G 网络,运营商也看不到会出现新的收入增长动能。

简单而言,对于已经陷入流量与收入非对称增长困境运营商而言,这个被业界通称为剪刀效应的难题,正一寸寸剪破运营商的未来,其中包括对于未来的 5G 投资的野心。

然而,如果深入观察过去 2 年全球电信营运商 5G 网络投资建设金额预期的变化,也可以发现,其实运营商对 5G 网络的建设投资态度从一开始盲目的乐观,已然走到近乎茫然的保守。

2015年,国际电信联盟曾经预估,从 年到 2020 年,全球 5G 网络建设投资金额将高达 1.6 万亿美元,但到了 2017 年,也被认为是全球通讯产业组织重要代表的 GSMA 则是估计,从 2017 年到 2021 年,全球 5G 网络建设投资金额约在 5,000 亿美元水准。由此来看,这其中的差距,不只是不同组织之间的预测落差,也反映了产业实际现况的信心消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全球电信运营商对于 5G 投资态度的外热内冷, 中国电信运营商却可能是其中的异数。

年,国外研究机构预测,中国三大运营商自 2019 年启动的 5G 网络建设投资金额将上看 1,800 亿美元,这个数字显然高于其它国家,也引发全球注意到中国电信运营商对于 5G 的强大野心。

事实上,中国电信运营商也是目前唯一确定会以独立组网(SA)型式建设 5G 网络的企业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将会在既有 4G 网络之外,独立建设一张全新的 5G 网络, 而这也是为何中国运营收 5G 投资建设金额将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的原因。

可以预期的是,在 3GPP 近日冻结 5G 技术标准讨论,确立 NSA 型式的 5G 标准之后,全球其它地区将会有许多电信运营商相继宣布启动所谓的 5G 网络建设,但这些 5G 网络建设其实多半只是新增适用于 5G 标准的频段网络,例如用于 28GHz 频段的毫米波技术网络,用来实现所谓的 WTTx(Wireless To The X) 的应用场景——讲穿了,就是增加一个新的电信运营服务型式。

但 5G 技术对未来世界应用场景的真正重要影响,不只在于 5G NR 为移动无线网络接取网络技术(RAN)带来的变革, 更在于全新的核心网络架构 CORD(Central Office Re-architected as a Datacenter) ——通过高度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 的网络技术架构,采取独立组网(SA)型式的 5G 核心网络应该具备有软件定义网络能力,并且可以快速灵活的调整分配网络资源与布署网络服务,通过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 进一步让整体网络资源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即时顺应不同应用服务场景变动的需求。

很明显,未来的 5G 网络将不会只服务语音通讯、数据通讯, 而是会有更多元应用。 过去许多人说物联网是 5G 网络的应用解答,但若更进一步的明确定义,物联网提供的是感知层的功能, 但真正的服务应用必须要 AI 技术驱动,不论是机器人、工业 4.0、自动驾驶汽车或者是包含所谓的新零售等多元应用场景。

以此来看,相较于其它国家电信运营商在全新布建 5G 网络的踌躇犹疑,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明确的 5G 独立组网战略,在未来带动真正 AI 落地商用,将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 。

以当前国内 AI 应用发展百花齐放的热烈程度来看, 中国电信运营商将自 2019 年启动的 5G 独立组网投资建设 , 将会成为让中国 AI 应用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大步超前的重要因素,而这也会是相较于全球其它地区,中国 AI 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优势。

5G将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众所周知,AI 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而连上云端进行运算处理原本就是最理想的状况,但这其中牵涉到的却不只是单一层面的问题,网络连线的传输速度、网络容量、网络延迟性、乃至于网络安全性的问题,都让 AI 应用场景受到限制,甚至无法顺利运作。

事实上,对于当前许多被热烈讨论的 AI 应用,包括许多在终端实现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又或者是自动驾驶等等, 目前的终端并非能够实现真正的 AI, 因为真正的 AI 必须要具有意识认知能力,而这不可能在终端有限的运算资源环境中完成。

可以说,这势必要回到云端运算处理,云端才是 AI 应用的大脑所在,既有的终端只能提供感知能力,对比于大脑,终端就是器官的角色,用以感知与执行, 但真正的思考运算都必须通过网络联网至云端进行。

也就是因为如此,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来看,对于数据处理的本地化或者是云端化,就有许多的讨论,有一派说法认为,无人车基本上只需要靠摄像头、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所搜集的数据资料,在汽车终端进行处理运算,就可满足一定程度的无人驾驶功能需求,而不一定需要持续连回云端进行运算处理,因为既有移动网络的稳定性仍存有问题,如果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依靠云计算,反而可能会因为移动网络的传输品质形成潜在风险。

对此,黄晓庆认为, 要把电脑做成跟人脑一样复杂,在终端不可能实现,因为太重了。 但有人说自动驾驶可以实现,但事实上,所谓完全自主(Conscious Free)的 L5 级别自动驾驶,不可能靠单一终端就能实现,但 L4 或许有可能,因为相较于 L5,L4 更多的重点在于驾驶技能本身, 对于单一功能的 AI,的确可以在具有资源限制的终端环境中运作,而不需要像大脑一样复杂的运算认知能力。

简单而言,如果要让更高效能的 AI 应用真正落地贴近实际需求,那么, 强大的云计算会是唯一的解答 ,但明摆在眼前的移动网络或运营商网络能否提供完整的支持,却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移动网络传输品质不足以支持 AI 云计算发展的质疑,黄晓庆认为,过去人类也认为通过手机在线观看视频并不可行,但后来的网络技术发展,却证明这是可行的。 同样的,让机器人或者是其它终端通过网络连线传输进行云计算处理,现在看似困难重重,但未来却不见得如此, 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技术进步变数,就是 5G 网络技术的出现 。

近日, 位于芬兰的 VTT 技术研究中心宣布,其所设计开发适合恶劣天气条件的汽车,已然可以通过自动驾始通过积雪覆盖的道路,而这台汽车基本上可以通过芬兰交通运输局在道路上所部署的智能交通系统融合, 而此一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与 5G 技术,实现自动驾驶场景中 V2Any 的应用。

根据此项技术应用开发的概念,此款自驾车除了自身配备的的激光雷达、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外,同时也将具备通过 5G 网络连接周边环境感知运算的能力,进一步以此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应用。

以此来看,5G 在未来 AI 无所不在的智能/智慧商用场景中将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目前积极投入 AI 技术发展的大厂阵营,多半都集中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领域,与主导 5G 技术与网络发展的 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阵营。

在过去几十年,这两个阵营基本上可以说是壁垒分明, 但因为 AI 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却有可能让 IT 与包含运营收在内的 CT 阵营,逐渐产生更紧密的连结,甚至将会是休戚与共、共荣共利的局面。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刷新相关文章

三星推出5G量子智能手机,用户数据安全隐患可一劳永逸?
三星推出5G量子智能手机,用户数据安全隐患可一劳永逸?
【金猿案例展】竞赛方案:“5G+无人机”智能应急救援
【金猿案例展】竞赛方案:“5G+无人机”智能应急救援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5G时代下,大数据将是技术红利释放的第一高地丨金猿人物展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5G时代下,大数据将是技术红利释放的...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