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耳朵“标准化”?HelloEar可能是第一个人耳大数据服务

【数据猿导读】 人耳的造型就像指纹,个体之间互有差异而又难以区分。如果能将这种差异数据化,对于“耳朵经济”来说将是一大利好

将耳朵“标准化”?HelloEar可能是第一个人耳大数据服务

人耳的造型就像指纹,个体之间互有差异而又难以区分。如果能将这种差异数据化,对于“耳朵经济”来说将是一大利好。近日,HelloEar,一个定制耳机创业公司,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人耳测量数据分析”项目,耳朵的标准化近在咫尺。

建立标准模型,对于人耳产品的工程设计,尤其是耳传穿戴设备具备深刻意义。举个例子,人的鞋子有鞋码,同样耳朵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尺码标准。

HelloEar与清华大学的这次合作,就是要共同推动国内以及国际上首个人耳尺码标准的建立,让每个人的耳朵都拥有独一无二可量化的描述。此次为期三年的合作项目,在创业公司层级上,是首次商业与学术共赢的案例。 作为一家定制耳机创业公司,HelloEar不仅想要做出好产品,还有建立行业标准的野心。“耳穿戴时代已经到来,至少我们亚洲人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测量标准。” 创始人俞辰表示。 这句话的背景值得深思。耳机作为一种消费电子产品,其各项标准值长期以来受到欧美企业的主导。大部分耳机产品在进行定型时,参考的都是欧美人种的平均测量数据;而根据HelloEar实际测量来看,这些数据尺码通常要比亚洲人的大。

因此,一直以来采取通用设计的耳机,在适配率上存在障碍。根据调研,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即便是业内人体工程学最好的苹果EarPod,适配率也只有30%。

与手机不同,耳机就像鞋子一样直接与人体器官发生交互,其对于个性化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其他穿戴式设备。戴不进去、戴不牢、佩戴疼痛等问题,相信很多读者也都有过体会。如果长时间不能正确、舒适佩戴耳机,还会引起耳部疾病。

目前,定制耳机还是一个小众产业,并且主要聚集于音乐产业周围。国外比较知名的定制耳机品牌有UE、1964、VE、威士顿,以及Jh等。这些品牌离普通耳机用户距离太远,即便是最低端的产品定价也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如果不是音乐制作人或超级发烧友,一般不会消费这样的产品。

而个性化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大众化,如果定制耳机一直是一小撮人的“特权”,那么这个产业就永远只是“王谢堂前之燕”。HelloEar推动人耳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就是为了将人耳的个性化普及开来,让定制耳机成为市场主流。 在前期研发中,HelloEar已经采集了数以万计的人耳特征数据,并通过独家的提取算法将人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人耳特征数据库。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平民化的定制耳机,让每个人的耳朵都有专门适配的耳机造型。” 创始人俞辰表示,“在尝试过3D打印等多种技术后,我们采取了照片识别的方法,结合大数据算法,来远程为用户制作专属耳机。” 这意味着,用户只需要按照流程,为自己的耳朵拍几张照片,发送到HelloEar,便可以结合大数据库测算出其适配的耳机造型。据HelloEar介绍,这样一来,要购买一副定制耳机,用不着一千块即可实现,完美解决了定制化与量产之间的矛盾。

据悉,HelloEar团队在2015年底,就开始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就人耳数据库项目进行探讨。在4月初,经过近三个月的协商,该项目正式在陕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正式揭幕。 此后,HelloEar将从应用角度、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将从理论角度,共同推进国际上首个人耳尺码标准以及大数据的建立。


来源:科技情报堂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