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春运预测报告》:春运将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适回家”时代

【数据猿导读】 360浏览器《2018春运预测报告》称,基于历年抢票数据和今年网民搜索趋势,不同于2017的抢票难,今年铁路客运能力大幅提升,春运形势整体较为乐观,春运将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适回家”时代

《2018春运预测报告》:春运将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适回家”时代

随着1月3日首趟列车的满载开出,2018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 360浏览器《2018春运预测报告》称,基于历年抢票数据和今年网民搜索趋势,不同于2017的抢票难,今年铁路客运能力大幅提升,春运形势整体较为乐观,春运将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适回家”时代。

春运运力提升,“一票难求”状况将有望缓解

来自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为29.8亿人次,而2018年的春运旅客人次将进一步上涨,预计会突破30亿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量3.93亿人次,同比增长10%。

春运_火车票_回家-1

但是,分析360浏览器历年抢票数据特点发现,今年春运购票形势将会比往年有所缓解。一方面我国列车数量已增加至3819对,且高铁、城际等快速列车占比高达60%,铁路整体运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春节较晚,学生放假较早,学生流、务工流、白领流将不会出现严重重叠,也将大大缓解高峰期的抢票难度。

春运_火车票_回家-2

此外,观念更新带来了出行方式的变化,人们回家的方式变得更为多元,打车拼车、自驾、甚至骑行等多样化返乡方式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高峰压力。

南方依然是抢票主战场,“北松南紧”趋势愈发明显

结合历年抢票大数据,360浏览器在报告中预测,2018年春运期间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市出发的车票最为难抢,其次是福建、江苏等地,其中,最拥堵路线将仍被广东、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省市包揽。

春运_火车票_回家-3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春运抢票的十大热门出发城市中,仅有北京一座北方城市,其余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今年这种“北松南紧”的趋势将更加明显,除了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外,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也将“异军突起”,其中,浙江有望超越北京成为热门出发地。春运首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推测,数据显示,首日广东一骑绝尘,热门线路Top 10中有9条线路出发地为广州,上海位列第十,成为唯一一条出发地非广东的热门线路。

整体来看,抢票热门出发城市多集中于中国三大都市,珠三角地区抢票局势最为激烈,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位于北方的京津冀地区相对缓和,这与北方地区产业转型以及高铁数量增多不无关系。加上北京等地,部分外来人口在元旦前后就已返乡,因此春运期间的人流压力也会大为降低,整体北松南紧状态更加明显。

因此,对于热门出发地的返乡客来说,提前规划抢票日程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伊始,360浏览器就上线了抢票日历,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定抢票日期。如果出发地热度极高,用户还可自定义出发日期、车次、席座等,360浏览器会帮助用户自动监测余票状况,一旦发现余票,将即刻告知用户尽快购买。

腊月廿八、廿五为抢票双高峰,南早北晚成趋势

根据往年历史数据分析,360浏览器抢票大数据分析中心预测,2018年最难抢票时间仍将出现在腊月廿八,其次是腊月廿五。而且,南方抢票高峰出现较早,北方则较晚。

南北方抢票高峰之所以会出现差异,与返乡人员生活观念及工作性质不无关系。南方人自古有着极强的恋家心理,而且大多路途较远,返乡的路程消耗时间较久,因此会选择更加靠前的时间回乡探亲。此外,东南沿海城市制造业发达,务工人员多就职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工厂放假较早,因此有机会选择在春运前期返乡。而以北京为首的北方城市,返乡客多为白领,大多数会遵照法定假日休假,所以购票时间普遍较晚。

春运_火车票_回家-4

90后为网络购票新主力,舒适回家成春运特色

除了上述购票高峰时间以及热门路线的变化,2018年春运在人员年龄分布上也与往年显示出明显差异。基于对用户在360浏览器和360搜索的浏览访问、搜索等行为的分析,360浏览器预测,今年90后在春运大军中的占比将超过40%。

春运_火车票_回家-5

自2018年开始,最后一批90后已经年满18岁,这意味着他们将渐渐成为外出务工的主力军。年轻一代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他们早已习惯手机、电脑“连接一切”的生活,在购票方式的选择上,年轻人更倾向于用网络抢票代替到火车站及代售点购买,因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助力下,第三方抢票平台更加便利、智能,在提高抢票成功率的同时,能够助其抢到更舒适称心的火车票。

抢票压力降低、生活水平提升,都将使旅客返乡心态发生变化,不仅仅是年轻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年旅客也会加入卧铺、高铁票的争夺战中。由此可见,从“能回家”到“舒适回家”将会成为今年春运的一大特点。


来源:看看新闻

声明:数据猿尊重媒体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转载我们原创内容时,也请务必注明“来源:数据猿”与作者名称,否则将会受到数据猿追责。

我要评论

精品栏目

[2017/12/19]

大数据24小时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周周看

More>

[2017/12/18-22]

大数据投融资

More>

[2017/12/18-22]

大咖周语录

More>

[2017/12/13-20]

大数据周聘汇

More>

[2017/12/12-19]

每周一本书

More>

返回顶部